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72天。

  图片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我今天想回答郑宇同学的问题,他是通过微信跟我私信提问的。他说在逆光拍人的时候为了让人脸曝光正确,我们一般采用增加曝光补偿或者点测光的方式,但是从照片上来看,最终的效果都是人脸曝光正常背景稍微过曝一点点,也就是说既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其实只增加曝光补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点测光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这种点测光的方式又一直存在相机里,那必然是因为它和增加曝光补偿有着不同的一些测光的算法,那究竟是哪里不同,想了解一下。

  我先说结论:它们是不同的,它们的不同在于半自动曝光模式+曝光补偿是可以非常快速的,但是是大概的去调整一个曝光的结果;但是点测光和曝光锁定的技巧组合起来虽然非常的慢,但如果你能够标准的去使用它,它得出来的结果是非常精确的。前者快但粗糙,后者精确但非常慢,就这么回事。

  逆光时若不增加曝光补偿,人物会被拍成剪影(图片来源网络,作者:Pixabay)

  你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如果用光圈优先或者是快门优先或者是程序自动这样的半自动或全自动曝光模式,然后我们可以增减曝光补偿来控制整个画面的亮度。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是站在一个特别明亮的背景前,我们对他拍照的时候就要增加曝光补偿,才能让他的脸不会太暗,当然当你增加了曝光补偿背景就会有一点点曝光过度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加黑减”的口诀,是曝光补偿口诀。

  但是这个口诀并没有教我们到底应该增加多少曝光补偿,这个“增加多少”很多时候都要凭经验。再老道的老手都有可能会犯错,该加两档的结果加了1.3档,该加三档的时候可能加的是2.7档,它总会有一点偏差的。都是凭经验根据背景的亮度、背景的面积,根据人身上的光和背景光之间的光比来猜测出来应该加多少曝光补偿。

  增加曝光补偿可以让画面变亮,点测灰卡或点测皮肤后增加0.3-0.7档曝光补偿,也可以拍出同样的效果(图片来源网络,作者:(Vn Thng)

  这个时候如果是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因为地面颜色可能深一点、皮肤颜色浅一点,平均一算可能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指定相机只能测量中间一个5%的小面积的时候就很容易犯错。比如说你现在拍这个小男孩却只点测了他的皮肤的话,相机会认为这个事物太亮,从而提高快门速度或者是缩小光圈,导致皮肤拍得比肉眼看到的小男孩的肤色要深得多。也就是说点测光因为测量的区域太小反而非常容易犯错。它只有在什么时候不犯错呢?它只有在测量的区域内的物体就是一个中灰色时、就是反光率为18%的灰时,它不会犯错。因为根据测量结果相机会把这件物体依然拍成18%灰的亮度的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rawpixel.com

  你看比如说小男孩手上拿了灰板子,本来它就是那种灰色,相机测量了它并且拍摄了它,拍出来照片还是那种程度的灰,你看看,这个是不是就叫做曝光完全精准?现在我们就有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点测光的测光方法——就是让小男孩先拿灰板子,我对这个板子进行测光,我测完光以后让小男孩把板子丢开,我们依照刚才的测光结果来拍这个小男孩。因为相机有能力把刚才反光率为18%的灰板拍成18%的灰色,所以丢开这个板子以后,小男孩的肤色依然会被我们拍得非常的标准。

  如果你没有这块灰板子的话还能不能用点测光?也能。但是你就要记得如果你测量的是黄种人或者是白种人的肤色的话,那么在这个点测完皮肤以后,你要增加0.3到0.7档曝光补偿才能让皮肤变得白起来。而如果你测量的是黑人的皮肤的话,那你就要大量的减曝光补偿才能让皮肤黑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未知

  所以我们说点测光是非常精准的但是非常慢的一种测光方式,而且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规范,你一定要理解什么叫点测光才行。反过来,如果你还不理解什么叫点测光,只是糊里糊涂的去使用它,如果你点测的物体不是标准的灰卡而是那些颜色过深或者是过亮的物体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你就会犯下大错,整个曝光就会忽明忽暗。如果你发现你的相机拍照片的时候总是一会儿特别亮,一会儿变得别暗,那你就要小心了,你有可能是不小心打到了点测光模式。

  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我讲授的非常系统全面的摄影课《自由摄影师》现在正在新班招生期间,想系统的学摄影的同学可以在网易云课堂搜索“咔图摄影教育中心”,还有免费试听活动。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7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