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业第一大要务。那么,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总体规模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但是,金融供给仍然存在结构性缺陷,金融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金融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例较低;在间接融资体系中,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虽然数量较多,但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强。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金融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已经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而且,金融业过度扩张还可能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其核心内涵是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和引领需求结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之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直面金融供给环节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创新和加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供给的能力、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

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虽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决策层提及尚属首次,但监管部门和学界、业界对此已有一些研究和探索。孙国峰(2017)认为,应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他提出,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包括五大任务,即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潘功胜(2019)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塑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郭树清(2019)认为,解决好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应从金融业的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

笔者认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重点抓好发展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扩大金融开放、防范金融风险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质量和效率。

一是处理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关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长期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经济支持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进一步优化银行机构体系。这将有助于填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具体而言,要努力拓宽中小银行负债来源,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引导中小银行开展好产品创新,鼓励中小银行申请相关业务资质。

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另一方面,要下大气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基本制度,充分释放和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要立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分层有序、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拓宽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当下,要以科创板设立并试行注册制为契机,用好科创板这块制度改革和机制完善的“试验田”,先行先试,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效率和监管水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处理好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关系,持续优化金融体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金融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总量跃居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达268万亿元;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达3567家,总市值为49万亿元;债券市场余额超86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量达18万亿元,均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68%,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下一步的重点是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主要是要优化四个结构:融资结构上,要改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现状;机构体系上,要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增加中小金融机构业务比重;市场体系上,要协同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产品体系,要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提高服务精准度。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还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服务对象,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农民、城乡低收入人群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除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外,还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落地生根,借助数字技术拓宽金融服务边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并改善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提高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

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三是处理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关系,不断扩大金融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开放。下一步,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和深化金融改革。如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两轨”并“一轨”。利率市场化的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应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浮上限,进一步缩小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差距,使银行表内表外业务利率趋同,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进一步放宽对外资机构的准入限制;其次,取消或降低金融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再次,大幅度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基本逻辑是,通过扩大和深化开放,引进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强化金融业市场竞争,进而增强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和稳健性,提升金融业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然,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应该是双向的,不但要张开双臂对世界说“欢迎您”,还要大踏步地走出国门喊一声“我来了”。

四是处理好行业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出现一些挑战和困难,这其中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有体制机制和理念偏差的因素,但总的来说是发展中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金融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应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增强动能,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推动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跨越。

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应继续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重点,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一步,应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丰富双支柱框架的内涵和外延,完善和强化宏观审慎管理;要继续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做到金融风险四个早即“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当然,在工作中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防范金融风险的节奏和力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在当下,尤其是要进一步做好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目前,民营和小欸企业之所以面临融资困局,与它们在融资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不无关系。最核心的,是要给民营经济一个“竞争中性”的环境。从金融角度看,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制歧视,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融资壁垒,金融机构应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当然,要加快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降低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有序淘汰金融业过剩和落后产能。2018年11月,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首次公布了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其中8级至10级的420家,占比10.58%。对这些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要探索并形成市场化退出机制,通过相互合并、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进行处理,加快市场出清。

420家高风险金融机构,是该破产还是被兼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