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股连续两日遭遇机构大幅砍仓,消费股以白酒为首的标的持续调整。

超级品牌指数大反弹之后深度回调,白马股的整体调整连续两天影响了指数的走势。我们是不是需要担心呢?

没有必要!

大家要明白,2449点的出现叠加了很多的政策,因此市场普遍称之为“政策底”。既然是政策底部,也就是说市场内部的调整并没有完全结束,局部上的风险释放还会继续,会继续寻求到一个市场底部。

而市场在最后的下跌阶段基本上都是跌的绩优股或者说是熊市抱团股,只有当抱团资金开始撤退,才会给其他的个股引入资金,从而从抱团走牛到全面复苏,消费股无论是昨天的白酒还是今天的伊利和医药,从消息上去找原因都找得到,但根本上的原因就是补跌,抱团的逐步瓦解过程。

所以,我们在看到像茅台、伊利等等个股的下跌同时,像乐视、华大基因等等此前被骂成垃圾股的个股反而走势逐步转强。

市场就是这样,先见顶的自然也会先见底,后见顶的自然也是后见底,而根据历史经验市场底部无一例外都是被大蓝筹砸出来的,这和他们在熊市当中的避险特性有关。

那么市场底部一定会比政策底部低吗?

历史上的确大概率是这样的,但也不全是。由于熊市的最后一段杀跌大多数是权重股的补跌,所以对指数的拖累会比较大,会导致市场底部经常低于政策底部。

那么2449点这个政策底会跌破吗?

跌破与不跌破已经没有关系了,政策底与市场底差的不是点位而是时间。

这段时间历史上通常是1-6月,具体的相差和具体的政策有关系。从这次的情况看,市场的底部出现主要看这批白马股会跌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机构的认可,从目前看还并没有结束的迹象。

市场底部没有出现意味着股票还要继续跌吗?

这就不一定了,正如一部分个股会先于指数见顶一样,也会有很多个股先于指数见底,而且较大概率会有较大一部分个股先于指数走出一波反弹行情。

从政策救市之后,我们会发现市场的资金偏好明显偏向于超跌的“问题股”,这些“问题股”分为两类:

一类是:超跌+主营业务低迷+壳价值,在于市场对于监管层放开重组借壳的期望

一类是:超跌+主营业务政策+质押问题压顶,在于政府救助缓解资金压力的预期向好

所以,这一次的救市和15年那一次有本质的区别,这一次救的是企业,而救企业救市救股价,也就是救股市。

所以在15-18年期间由于其他的很多个股面临各类问题而大幅下跌,期间大型企业受到追捧高涨;如今很多个股风险面临化解,由于风险释放过度存在修正机会,而连续走高的白马反而会因为未来预期变差而表现不佳。

像维宏股份打出六连板就是市场的人气标杆,如果今天不被特停,那么后面预计会有很多的个股出现跟风效应,虽然涨势不会太持久但出现一波短期的连续拉涨概率很大。

大家可以在短线上重点关注超跌一类的底部放量个股,胡老师建议壳资源炒作较难,而“小巨人”更容易找。小巨人就是跌幅够大,业绩表现稳定但市场担忧现金流危机的一部分个股,当政府救助之后股价很大概率出现情绪修正而带来比较明显的上涨行情,值得重点把握

所以,我们要认清这轮反弹触发的核心原因——困境反转,凡是满足困境反转的标的都会涨,而其他类的则不一定。

策略分析:

仓位配置: 加仓10%至60%仓位

云计算(30%)+5G(20%)

超跌2连板个股(10%)

操作策略: 反弹未完,指数空间不大,个股行情有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