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涼山大火30名失聯人員全部遇難,部委官網首次變灰

       來源:新民週刊

如果總書記千叮嚀萬囑咐的底線沒有守住,那麼“灰犀牛”終會出籠傷人。

文 | 蒲    琳

四川涼山森林大火這兩天牽動人心,截至《新民週刊》發稿時,30名失聯撲火人員遺體已全部找到。

據悉,四川省長尹力、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付建華已趕赴現場。此外,應急管理部官網已經變灰,而這是該部組建以來首次。

險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指示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應急管理部和森林消防局第一時間組織力量展開搜救。據悉,應急管理部工作組已到達現場指導開展搜救、善後及滅火等工作。

就在兩天前,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着火點在海拔3800餘米,地形複雜、坡陡谷深,交通、通信不便。火災發生後,州、縣兩級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投入689人實施滅火作業。

3月31日下午,在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在現場的撲火人員緊急避險,但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

今天下午,從西部戰區作戰值班室發佈消息稱,戰區已命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出動兩架直升機,緊急飛赴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執行山火救援任務。兩個機組均由多次參加救援搶險任務、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成。

同時,接上級命令,西部戰區總醫迅即抽組燒傷、重症、呼吸等科室的骨幹力量15人應急醫療隊,由醫院呼永河副院長帶隊,攜帶相關醫療物資,於12時20分乘直升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出發,前往救援。醫院本部第一時間做好收治燒傷傷員相關準備,並做好後續救援力量出動準備。

據涼山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介紹,火場在雅礱江邊上,距木裏縣車程6到7個小時,多個火點均位於懸崖上。

事實上,今年以來,四川涼山州已發生多起火災。

3月7日上午,根據《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森林防火工作約談制度(試行)》,省委、省政府安排應急廳聯合省林草局到涼山州約談冕寧縣、喜德縣、鹽源縣、木裏縣、西昌市、雷波縣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督促指導州、縣兩級認真貫徹相關要求,狠抓各項部署落實,堅決打贏森林草原防滅火的攻堅戰。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涼山州共上報森林火災21起、草原火災2起;2月份,應急管理部接報處理的54起森林草原火災中,涼山州就有18起,2月以來,涼山州發生較大以及影響較大的森林火災16起,佔全省的80%。目前已查明火災原因的有15起,均爲人爲引發,包括燒地邊、秸稈等農事用火,小孩玩火,電線短路等。

約談會現場,被約談縣(市)主要負責人也作了表態,並交流了當地已採取或計劃採取的管控措施:冕寧縣已派出六個暗訪組開展暗訪,發現違法用火的,將對相關責任人問責;喜德縣多方組織力量,在多地設置火源檢查關卡,24小時不間斷防止火源入林;木裏縣將組建620人的鄉鎮撲火隊,加上縣上100人的專業撲火隊和森林消防力量,將有800人能在森林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接受調度……

但還沒熬過一個月,涼山州卻又發大火,起火原因仍然不明。

筆者想起中辦近日發出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爲基層減負的通知》,專門拿出一個部分,強調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着力解決幹部不敢擔當作爲的問題。這既是對“問責”的正本清源,也是對“負責”的鮮明號召。

對此,《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強化問責工作、落實“兩個責任”的改革創新,到鞏固實踐成果、紮緊制度籠子的立規創舉。“問責只是手段,負責纔是目的。”正如《人民日報》所言,通過強化責任追究,約束不作爲、整治亂作爲,從而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這纔是“問責”的價值指向。

回顧過去10天,有文章統計,一共發生了六起事故,導致上百人死亡,安全管理亂象深刻暴露在公衆眼前。

3月21日,江蘇鹽城響水陳家港鎮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566人受傷。同日,江蘇揚州一工地——中航寶勝海底電纜項目主塔外牆噴塗粉刷作業腳手架發生墜落,致6死5傷,涉事企業中建二局被禁止在江蘇承攬項目。

還是3月21日,成都雙流機場由中鐵二局承建的飛機滑行道橋項目鋼筋傾倒事故,致4死13傷(4重傷)。

3月22日,湖南常長高速一客車起火致26人死亡、28人受傷。初步原因系乘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品乘車引發。

3月29日21時35分左右,山東青州一車間爆炸,致5人死亡。企業負責人已被控制,事故初步原因系液化天然氣泄漏。

3月31日上午7:12左右,江蘇崑山綜保區漢鼎精密金屬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車間室外場地上存放廢金屬的一個集裝箱發生一起燃爆,引起車間起火,導致7人死亡,1人重傷,4人輕傷。

不僅無數家庭的幸福夢就此破碎。就在今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爲夷、轉危爲機的戰略主動戰。

如果總書記千叮嚀萬囑咐的底線沒有守住,那麼“灰犀牛”終會出籠傷人。

希望上述約談的相關負責人能對中央精神學習透徹、領會深刻,能將“底線意識”“細節意識”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打贏森林草原防滅火的攻堅戰。

也希望,上述事故能成爲我國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轉折點,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甚至是每個公民都能嚴守安全底線、嚴格依法監管,牢記保障人民權益、生命安全至上的全社會共識。

資料來源 | 央視新聞、國家應急管理部、川報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