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空軍就是美軍的長臂,海軍則是美帝海外干涉的基石,其作戰實力和部隊規模都遠超其它國家。而美國陸軍給人的存在感就要弱一些,恍若“混分巨獸”般的存在。事實上,身爲“三等人”的美國陸軍確實在“威懾”領域比空軍和海軍要弱很多(美國陸基洲際導彈歸空軍管),但弱並不代表沒有。本期我們就來說說...

由於美帝軍隊編制特殊,海軍陸戰隊獨立成軍,但沒有專門的“導彈部隊”。所以美軍相應的導彈都是歸屬於海、陸、空管理。比如,現役的“民兵3”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隸屬空軍管轄,而陸軍中唯一一款戰役戰術彈道導彈——ATACMS(陸軍戰術導彈系統)。

正在發射ATACMS的M270火箭炮

只不過與洲際導彈動輒上萬公里的射程相比,陸軍的ATACMS射程只有150公里左右。而且受制於《集束炸彈公約》的影響,ATACMS的數量多年來一直呈現下滑趨勢,只減不增!(美軍庫存的半數導彈屬於子母戰鬥部型,需要被棄用)爲了不讓這柄唯一的長劍從自己手中滑落,美軍在2016年提出了遠程精確火力項目( LRPF),準備替換服役20多年之久ATACMS!

美國空軍:陸基怎麼了?那也得歸空軍管

想想ATACMS的射程只有150公里左右,比起中國的遠程火箭炮還差了一大截,不僅面子上不太光彩,也實在是難以滿足美國陸軍“遠程打擊”的夢想。但礙於《中導條約》的限制,美國和俄羅斯的戰役戰術導彈射程不能超過500公里,所以美國軍方將LRPF的射程欽定爲499公里。相對於ATACMS慣性制導+GPS的制導模式,LRPF增加了紅外成像制導和激光半主動制導模式,使得該導彈的圓周誤差小於10米。

國內對於LRPF已有研究,在美國人剛確定技戰術指標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了!

有了導彈,尋找合適的發射載具也是個問題。鑑於美軍並沒有合適的彈道導彈用TEL發射車,所以美國陸軍還是寄希望於“LRPF能在M270和M142火箭炮上搭載使用”,畢竟有了導彈就要知足,萬一向國會老爺要錢買車時,一個不留神連導彈也搭進去了呢?

爲了“更好的要錢”,陸軍在介紹LRPF的PPT裏面專門“插一個”中國驅逐艦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LRPF在立項之初,美國陸軍就賦予了它“反艦”作戰能力。爲什麼會有“反艦能力”?是看東風-21D眼紅,還是想砸美國海軍的場子?其實這與美軍新提出的“多域戰”理念有關。按照美軍的解釋:“多域戰”就是要打破軍種間的界限、強調軍種聯合,實現陸海空天電領域的無縫對接,實現整體作戰。而陸軍一直強調自己在其中的“重要地位”,簡單來講就是不光要搶海空軍的風頭,太空和網絡領域能插手的也要插。

多域戰:由2016年正式提出,與之前的“空海一體戰”相比,多域戰更強調各兵種“融合”,而不是“合成”

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美國陸軍成立了第100反導旅和第1空間旅,將本屬空軍管轄的遠程預警和洲際導彈攔截任務一併攬了下來。既然已經“動手”搶了,搶多搶少也就沒什麼區別了,索性連海軍的任務也搶了。陸軍配備航母不現實,承擔些岸防任務總還是可以的。反正二等人是不在乎這點“小恩小惠”的!

第100反導旅是目前唯一一隻擔負攔截洲際彈道導彈任務的陸軍部隊,其配備武器是陸基中段反導系統

最後,儘管說LRPF和美軍的“多域戰”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白頭鷹摸兔子過河的產物。但這也不妨礙我們能從中借鑑點什麼,將來爲己所用。畢竟,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帝在軍事領域還會是“領先”,摸鷹過河也將是難免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