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開放看麗水 | 王剛:一個工科男的“順勢而爲”

“我在國外求學工作了若干年之後,在2000年選擇了回國創業。”維思資本創始人及管理合夥人王剛從事創業投資12年,提及成功的祕訣,他說就是始終如一的“順勢而爲”。

和很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年輕人一樣,渴望、追逐着夢想的王剛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留學海外。在新西蘭攻讀MBA,後順利進入一家跨國公司從事財務工作。2000年,工科出身的他選擇回到國內,成爲廣州邦訊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管。

回國創業,這是王剛“順勢而爲”的開始,也被他看作是最正確的選擇。

致力於國家產業發展是他不變的初心。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王剛的頭髮經常被描寫。精神抖擻、髮質偏硬而有張力,正如他的性格,不甘於被束縛。

這是一個幽默的比喻。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王剛有機會接觸到很多風投機構,“投資人”這個非常“自由”的職業讓他的內心蠢蠢欲動。

2002年,法國外貿銀行旗下的投資基金找到了他,邀請他加入並負責整個中國地區的業務,雙方聯合成立了捷鴻資本。由此,他開始了投資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職業”。

“投資人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每天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企業和企業家,這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不同的行業,我喜歡挑戰。”王剛笑着說道。

作爲捷鴻的共同創始人和管理合夥人,雖一切從零開始,但王剛的成績單不俗。從2004年到2008年,他做了無錫尚德、江西賽維、僑聯風電等9個項目,其中7個賺錢。

2008年,王剛選擇了退出捷鴻,並在2009年自立門戶創辦維思資本,原因是他真正想做的是人民幣投資。

從投資項目來看,王剛看中的不少都是屬於環保產業,而他的看家本領就是清潔技術投資。他告訴記者,中國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是趨勢,而且清潔技術在國內發展起步比較晚,基礎薄弱,所以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成立至今,維思投了近20家公司。而在維思的投資清單上,清潔技術項目就過半,執牛耳的地位可見一斑。

近年來,維思在清潔技術之外還衍生到了對消費信息技術以及消費文化、文化產業的投資,特別是挖掘與中產階級相關的消費品行業。

在王剛看來,隨着國內經濟發展,人們對中高端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多,有一定生活品質的人越來越多,對消費、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端。

“特色文化加優良品質纔是文化產業得以生存的標配。”王剛說,維思投資了一個迎合中高端人羣的精品客棧,在有文化特色的旅遊地開設有文化氣息的精緻客棧,不僅能體驗到舒適環境,還能體驗到當地文化,目前全國已經開出了17家,在他的家鄉麗水也有一家。

“一直想回家爲家鄉和家鄉的人民做點事情,出點力,這不失爲一個絕好的結合點。”王剛表示,麗水山清水秀空氣好,宜居宜遊,有着非常優越的生態“家底”和人文底蘊,而且近年麗水提出培育“旅遊第一戰略支柱產業”和“中國生態旅遊第一市”,在這裏能夠落地一個品質民宿,相信將進一步豐富麗水的旅遊產品和旅遊品位。

從清潔技術到文化產業,王剛和維思資本一直順流而上。

“順勢而爲,意思就是當一件事情順着這個勢去做,這個事就比較容易做成,否則逆流而上會事倍功半。”在很多公開場合的演講裏,王剛總會先解釋這四個字。在他看來,這個成語的內涵就是順應客觀規律和發展大勢,這也是巴菲特潮汐理論的本質。

文/記者葉江

值班編輯/楊祝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