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心中的榜樣。父母教育對兒童的影響伴隨着孩子一生的成長。那麼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纔是最好的教育呢?這裏有位母親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可以說,父母的陪伴和付出,終將獲得孩子最大的回報。

黑龍江哈爾濱的張金玲,孩子4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自閉症,她不得不辭職全心全意的來輔導孩子功課,成爲孩子的老師。爲了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她陪孩子賣報紙、賣花,擺地攤,什麼苦都喫過。目的很明確,就是鍛鍊孩子主動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都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而張金玲的孩子,從小就主動被要求社會實踐,一次次主動的與陌生人打交道,回來後母親都會給予溫情的擁抱來鼓勵孩子。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她堅持不把孩子放到自閉症學校。因爲,父母的眼裏,孩子始終是正常的,母親要全力挽回,讓孩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什麼不同,把孩子放到正常的人羣裏鍛鍊,即使有家長反對,害怕孩子影響了其他人,她說:我一定要努力嘗試,讓孩子得到正常的教育,實在不行了才考慮自閉症學校。

在學校老師的溝通中,老師表示,孩子學習起來特別認真,數學成績也很好,一直是在班裏第一名,而且孩子還在進步,還有上升的空間。對於老師的肯定,家長很欣慰。表示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考上大學目前來說沒有任何問題。即使有些家長有異樣的目光,因爲自閉症常常伴隨着多動症,但是她會堅持去理論和要求。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目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的非常好,也很有自信。那麼如何才能成功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呢?從這位母親的經歷,以及和多位過來人溝通,我們可以的出以下結論:

一、孩子健康良好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

我們常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式成長。這個是有道理和依據的。社會實踐統計報告分析,那些願意經常在孩子身邊,花更多時間,每天多花1-2小時的家長陪孩子,比陪伴少的家長,孩子在社會上取得的成就是有很大差距的。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的陪伴和啓迪,有助於孩子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二、會給孩子做規劃,做事情設立目標,孩子會更加優秀。

很多家長很用心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好,就很頭疼。那些優秀的孩子,往往會主動學習,自我設定目標。因爲有了目標,纔有計劃和行動,內心會激發自己的意志完成任務。不良的學習習慣,需要儘早改掉,否則後面越走受到的挫折越多。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三、自信心比成功更重要。

“你真是笨死了”,“怎麼養了你這樣的笨兒子”。對於一些結果,家長及時給予否定,對孩子內心的傷害和負面影響是巨大的。案例中,家長始終把孩子當做正常人看待,並且鼓勵孩子在實踐中成長,母親僅僅是給了安慰和擁抱,就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成長動力。後面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必定是屬於內心堅強的人。逆商有時候比聰明更重要。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四、適當與孩子保持距離。

這句話很多家長可能不理解,你不是說要陪伴成長,爲什麼要保持距離呢?人都是有靈性的動物,也具有依賴性,社會羣體要求我們分工明確,你做的事情我就不去插手,如果父母把很多孩子做的事情都做了,始終跟在孩子身邊,孩子內心就不會成長。鼓勵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孩子想回頭尋求幫助,要及時離開。這樣才能具有獨立的性格和思考能力。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五、參與社會活動

很難想象,一個脫離社會的人,如何變得優秀,我們生下來就是和社會打交道。這位家長很聰明,小的時候就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那麼長大後,即使有先天缺點,也能不卑不亢,社會實踐考驗人的綜合素質,學習再好,智商再高,脫離了社會鍛鍊,也無法取得很好的成就。

自閉症孩子數學考第一,患兒母親談親子教育,這5點教育很關鍵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發表你的想法和觀點,更多內容請關注本人或者轉發收藏本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