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稿子,後臺罵聲一片,閱讀量慘淡到不足40000。

相關閱讀數據,不僅和我所駁斥的傻空爆款文,相差1000倍,甚至與我之前隨手而作的流量稿相比,也相差甚遠。

絲毫不出意外,這就是“看多奸賊”應有的下場罷了。

平臺運營跟我說,以後要少寫這種稿子,不僅出力不討好,還影響平臺數據排名。

於是,我決定——

破罐破摔,再搞一篇。

1

得益於“週期天王”周金濤和“天價學者”任澤平,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週期”。

私以爲,“週期”這個詞,天生就帶有赤裸裸的蠱惑力。

世間萬物,只要一帶上週期,就必然加成了“漲跌起伏”的屬性。

只要有漲跌起伏的存在,就必然會讓人產生一種難以剋制的慾望——

摸清週期規律,抄底拋頂,套取鉅額利差,成爲人生贏家。

股市、房市、黃金、外匯、期貨、大宗、比特幣……只要是投資品,沾上週期,莫不是如此。

梭哈抄底,大幹一場,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贏了跑車嫩模,輸了撅腚幹活。

但是,週期這件事兒的最詭異之處在於——

對過往之事的解釋,嚴絲合縫;卻對未來之變的判斷,時常失誤。

從1933年的霍伊特開始,無數經濟學者開始研究房地產週期,期間數據模型建立無數,來解釋和預測房地產週期,而99.99%的模型統統只有解釋功能,預測性卻時常失效。

週期天王周金濤,生前曾預測:2017-2019,中美房價共振下行。

然而,今年的美國房價卻達到了次貸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霍伊特在研究芝加哥百年房價週期之後,最後的收尾是:

1、房地產週期循環確實存在;

2、在循環崩潰時,抄底買進的確能獲得最大收益,但是賺到大錢的,通常不是專家。

因爲,真正賺到大錢的投資人從來不看週期。

不是因爲週期無法預測,而是因爲週期壓根沒用。

2

這是100年以來,全球房地產的實際價格走勢圖——

所謂的實際房價,就是拋開通脹因素之後的真實資產價格。

通過這張圖,我們發現了一個詭異的真理——

即便拋除通脹,二戰之後世界各國的不動產價格大勢,也都是永遠上漲!

換句更直白的話講。

太平盛世裏,無論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在美加澳新法中等任何一個世界大國買入房產,只要永遠不賣,那就永恆增值。

那麼,問題來了。

爲什麼,經常能聽到有人因爲投資破產而跳樓?

因爲,他們賭週期。

前面我們說過,世間萬物,只要扯上週期,就必然會產生一個無法剋制的慾望——“抄底拋頂”。

只要有這個慾望存在,他們就永遠都會在追漲和殺跌之間反覆輾轉,手裏的資產就永遠都在輪轉和交易,但偏偏又因爲週期的不可預測性,他們又大概率會錯過一個又一個的上漲節點,大概率的踏空節奏。

這也就是所謂的“窮人總愛折騰,越折騰越窮”。

甚至,如果我們把投資品的廣度拓寬,拋開房地產,用去週期的眼光打量美股。

從1990年到現在,標普500指數也在永遠上漲。

也就是說,即便是風險更大的股票市場,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進場,只要拿的住,也是大概率掙錢的。

但是,爲什麼股票比房產更加喫人?

因爲,股票更難長持,更難拿的長久。

股票的交易難度遠低於房產,動動手指,就能交易。

股票受週期起伏的慾望驅使更加強烈,追漲殺跌的慾望更難剋制。

房產特有的屬性決定了它的交易週期非常漫長。

國內又是強政策市,時常出現的限購和限售,讓房產交易的難度進一步增加,所以很多投資人是被動的延長了持有房產的時間。

這一被動持有不當緊,莫名其妙的就迎來了一個上漲行情,莫名其妙的掙了錢。

掙錢之後,又四處吹牛逼,是老子判斷準了週期趨勢。

放屁,都是當時想賣,不好賣,砸手裏就莫名其妙的砸出來一個大漲行情。

3

做不動產配置多年,就會發現兩個共性問題。

10套房以上的人,很少去研究週期漲跌;

素愛持有,不喜交易。

這羣人談及投資時——

第一,幾乎沒有任何關於週期時間點的判斷;

第二,絕大多數的研究都交給了“標的物選擇”和“現金流維持”。

因爲數十年的不動產配置經驗告訴他們,強政策市中的週期無法預測,市場的波動更無法預測,根本無法做到準確的判斷出,哪天上漲,哪天下跌。

唯一確定的就是,總趨勢永遠向上。

那麼,就不如把窮折騰的時間和精力交給挑選標的物和維持現金流上。

研究選籌是爲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價差最大的標的;

研究現金流是爲了,保證現金流不斷裂,讓持有的時間儘可能的延長,從而在時間的長河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比如,“看房200套”是爲了建立一套科學的價格體系,在這套價格體系中,挖掘被低估的標的房產;

比如,“籌資”、“槓桿”和“提高畝產”是爲了儘可能大的擴大現金流,維持最長的持有時間。

用最低價的標的房產,在最長的時間週期裏,獲得最高的收益回報。

這就是職業配置者的操作邏輯。

4

投資的終結點,其實就是一場人性的戰爭。

有個做投資多年的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

其實,絕大多數的投資品都是掙錢的,但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是賠錢的。

因爲,他們敵不過人性的貪婪,他們“拿不住”。

資產配置中的“週期論”就是最具蠱惑力的貪婪陷阱。

因爲它背後藏着的毒草和禍心是,逆襲和轉折。

這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只要通過數據、推演、測算、模型,就能找到週期趨勢的規律,一旦找到規律,就能在崩潰時抄底,就能在頂點時拋出。

似乎就能一夜逆襲,瞬間轉折。

正因爲如此,“週期論”也是最優質的韭菜收割機。

每一次的大漲和大跌行情中,都會湧現出無數個大神出來,用五花八門的數據和模型來推演“下一個熊市”和“下一個牛市”。

蒙準了,封神割韭菜;猜錯了,拍屁股走人。

比如當下。

一半大神在用奇葩論調唱空樓市,另一半大仙在用詭異邏輯推演週期。

中間站着的是成佛昇仙者,勸大家利用週期,先賣房炒股,再清倉炒房。

昨天,我說,看空樓市,勸剛需別買房的大神,都是壞良心的毒草;

今天,我想說的是——

用“週期論”指導別人“買賣交易”的,是非蠢即壞的騙子和賭徒。

5

最後,我想叨叨幾句。

這種文章,原本不應該發在微信平臺端。

因爲既抓不來流量,影響平臺排名,反而容易招罵,引來一堆噴子。

純粹是因爲着實看不過,短期下行行情中的妖孽叢生。

這應該是近期我最後一次在微信平臺寫此類文章。

米宅(MizhaiPlus),以微信公衆號爲依託,擁有通過米宅團隊的專業水平、實地走訪,一線調研,專注研究全國城市房價、宏觀趨勢、投資趨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