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2集团军合成某旅坦克分队组织了一场长途机动、跨昼夜射击考核,铁甲雄师纵横战场的画面,令人热血沸腾。不过,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军迷们一看,不由笑了出来:这不是五对轮嘛。

所谓的“五对轮”,就是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以苏联T-54A为基础研制生产的59式中型坦克。自从58年底第一辆坦克在包头第一机械制造厂(617厂) 下线,到85年停产时,中国一共生产了四个型号超过一万辆的59式中型坦克,至今为止仍有超过2000辆59式坦克仍在部队服役。

那么,我军为何如此钟爱59式中型坦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59式中型坦克曾纵横越北,表现神勇。换句话说,它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装甲部队以团营建制参战,共出动7个团另2个营,共计700多辆、装甲车80辆、自行火炮18辆,是解放军装甲部队自建军以来参与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参战坦克以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另外配以少量的59式中型坦克和苏制T-34坦克。在整个对越作战期间,坦克部队充分发挥火力,攻入越南防御纵深20-70公里,支援步兵连续攻占越北20余座城镇,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不过,取得胜利的同时,在实战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62式轻型坦克,在越军多种多样的反坦克手段下,显得防护能力不强,损失较大。而表现最为出色的当数59式中型坦克。

59式中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220毫米,车体前装甲厚100毫米,倾角30°,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抗击打能力强,同时它还装备有1门100毫米线膛炮,火力凶猛。在东溪穿插战中,参战部队正是以59式坦克为尖刀,顶着道路两侧山头敌军的火力,强行突破靠松山天险直插东溪,为东线第一阶段进攻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在支援复和糖厂的战斗中,59式坦克更是犹入无人之境,纵横战场,打乱了越军的部署,配合步兵攻占重镇复和。

59-D1坦克正面照

实战证明,59式中型坦克虽然体型较大,在越北山岳丛林环境下作战,虽然机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战场生存能力要比其它参战坦克更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