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作为观察车外区域的“第二只眼”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么重要的后视镜

竟然在日本被立法取消了?!

作为汽车工业强国的日本,去年6月通过了一项取消汽车后视镜的法规,目前允许无后视镜的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为什么要取消后视镜?

取消之后车怎么开?

先跟着小财妹来看看后视镜的缺点

传统后视镜的缺点

对于传统车外后视镜,主要有两大缺陷。一是存在盲区,视野不够大,尤其是大货车或底盘较高的越野车、SUV,经常存在看不到旁边小轿车的情况,导致意外发生。

二是风阻大,且有噪音。汽车外形设计为流线型可降低风阻,但后视镜却总在增加风阻,风阻大油耗就高,还会产生较大噪声。

没有后视镜如何解决盲区?

淘汰后视镜,取而代之的是车尾摄像头或360度全景影像等新技术,可更全面地观察汽车周边情况。

通过高清摄像头与车载侧视屏幕相结合,驾驶员能在车内获得比传统车外后视镜更全面的视野,而且车主也不需要调节角度或担心堵车时后视镜被剐蹭掉;还可与车载系统联网,感知到危险情况立即警告驾驶员,甚至主动干预。尤其是晚上,车内高清影像比看后视镜更清晰。

无后视镜汽车研发案例:

无后视镜设计在具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概念车中比较常见,但它们基本都在概念阶段并没有进行量产。特斯拉的全新一代ROADSTER已经接近量产了。

奥迪新出的一款纯电动 SUV,就真的做到了取消后视镜,取而代之的是车载侧视屏幕配合外部摄像头的搭配,车主可以在屏幕视图中切换转弯、停车或高速驾驶等不同设置,并且能够放大缩小视图。这一改变,不仅提供了宽阔的视野,还提升了驾车安全性及燃油经济性,更是降低了风阻。

总结:作为一项新技术,车载影像系统的优势不言而喻。作为后视镜的 " 颠覆者 ", " 风阻 "、" 盲区 " 等弊端,均能很好地予以应对,驾驶者通过高清摄像头与视频的结合,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视野,行车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不仅是日本,美国也在酝酿类似法案,一向提倡“与时俱进”的中国怎能落后?保贝们觉得取消后视镜和侧镜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