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新又學了一個新名詞——氨甲環酸。

什麼是氨甲環酸?

有人解釋到,這是一種主要功能是止血的處方藥,卻出現在雲南白藥牙膏的配方中。此說法一出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圍觀併產生質疑,雲南白藥牙膏作爲以中草藥配方見長的產品,爲何要添加西藥成分?

氨甲環酸是不是處方藥,用在牙膏裏是否合規?

10月23日早間,雲南白藥官網發聲明稱:

“雲南白藥牙膏所有成分均符合規定,且氨甲環酸是廣泛運用於功效牙膏中的一種常用成分。

而到當日晚間,雲南白藥又對此再發公告稱,希望“相關信息製造源,合法客觀地進行評價報道”。

“氨甲環酸”風波始末

10月22日,實名認證爲“三甲醫院血液科執業醫師”的@科普醫生博雅(現已清空微博)發帖,稱自己在買牙膏的時候,發現雲南白藥牙膏標示含有“氨甲環酸”的成分,而這是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並且還是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纔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她質疑,宣傳靠中草藥止血的雲南白藥牙膏,止血功能實際上是因爲加入了該種西藥成分。



氨甲環酸又名凝血酸,是促凝血藥類的抗纖維蛋白溶解藥。這種藥物的原理是通過與抗纖維蛋白溶酶作用加強抗纖溶作用以達到輔助止血作用,另外,它也可以通過阻止抑纖維蛋白的分解起到止血作用。

“我們沒有欺騙消費者的意思,如果欺騙消費者,它上面肯定不會標這個成分,(我們)並沒有隱含成分,而且信息都是公開。它裏面主要是含有云南白藥的藥物活性成分,主要是這個來幫助減輕牙齦問題的。”這是雲南白藥工作人員對外界的回應。

而至於其中的活性成分具體是什麼,該工作人員表示:雲南白藥是屬於國家保密配方,不對外,普通人是查不到的。

對於“爲什麼已經有了雲南白藥的活性成分,還要添加西藥的氨甲環酸成分?”這一問題,對方則表示不清楚,要問到技術層面的工作人員纔會知道。

10月23日上午,雲南白藥集團發佈“關於雲南白藥牙膏相關情況的說明”,稱確實有使用氨甲環酸,並對其解釋稱是功效牙膏的一種常用成分,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其還表示,雲南白藥牙膏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國家和國際的相關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



大概爆料此事的血液醫生也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質疑竟然掀起了這麼大的討論熱度,不但激起了網友們對消費品的不安情緒,還招來了很多人的質疑:“黑”雲南白藥、“中醫黑”、文章太有煽動性、背後有商業利益......

其後,該血液醫生髮表聲明,稱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而之前發佈的文章也是基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但“有些話可能偏激了一些,措辭不夠嚴謹”,並且澄清自己沒有“黑”雲南白藥和中醫的意思。

同時,她也基於自己的瞭解做了一些科普,試圖緩解網友們的恐慌情緒:氨甲環酸是可以添加在化妝品裏的,牙膏裏也可以加,但具體應該加多少劑量不確定,經口腔吸收後對人體有多大影響也不確定;這種藥在牙膏裏添加的劑量很有限,吸收的更有限。



對於雲南白藥事件,網友炸開了鍋。有人支持這位醫生的爆料,表示雲南白藥就是在做“虛假宣傳”,還有人表示“處方藥不能濫用,作爲消費者有權提出質疑”。

而除了被誇勇敢,該位血液醫生接到的還有更多的質疑:很多牙膏都有這成分,怎麼只“黑”雲南白藥?

也有人擔憂,網友很容易被個別的言論帶跑偏,在沒有得知全部真相的情況下,可能會直接做出抵制雲南白藥牙膏的動作。這對企業的生意、口碑和股價都將帶來嚴重影響。

據媒體“藍鯨財經”稱:對於雲南白藥牙膏功效的質疑並非首次。早在2010年,就有消費者在使用過雲南白藥牙膏後,牙齦出血未減輕,反而不得不因爲牙齦痠痛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在索賠無果後,將雲南白藥集團、其代言人濮存昕以及零售該牙膏的超市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賠償並道歉。

一支牙膏撐起雲南白藥的淨利“半邊天”

雲南白藥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主要有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四大業務。

其中健康板塊的主要產品爲雲南白藥口腔護理系列產品,其下涵蓋傳統雲南白藥牙膏、金口健牙膏、益優清新牙膏、蘊康牙膏和雲南白藥兒童牙膏等多個細分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國第二位、民族品牌第一位。

截止2018年5月,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份額爲18.1%,在國內品牌中排名第二,同比增幅11%。

光大證券在對雲南白藥的半年報點評中稱,分板塊看,雲南白藥的健康品板塊18H1 收入23.5億元,淨利潤9.63 億元。



對此,可以計算出,雲南白藥的健康品板塊的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18.11%,但其淨利潤卻佔公司總淨利潤的58.97%。健康品板塊纔是雲南白藥利潤貢獻的主力軍。

從問世到衝出外資品牌包圍、躍居行業前列,雲南白藥牙膏只用了10餘年時間。截至2018年5月,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份額爲18.1%,在國內品牌中排名第二,同比增幅11%。

在負面新聞纏身的同時,雲南白藥還陷在了業績增長乏力的困境中。

雲南白藥目前仍處於停牌中。2018年9月18日,雲南白藥發佈停牌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正籌劃整體上市相關工作,擬由公司吸收合併白藥控股。

公司證券最晚將於2018年11月2日恢復交易,同時披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基本情況、是否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及相關原因。

事實上,擬上市前,雲南白藥已經做了1年多的混改。但混改並未扭轉雲南白藥業績的疲態。

毛利率高、創造利潤的業務增長乏力,是雲南白藥業績增長的主要阻力。半年報顯示,毛利率高達67%的自制工業產品業務,營收、毛利率同比僅增長0.99%、1.2%,營收增長接近15%的批發零售業務,毛利率只有7.15%,難以支撐業績增長。

同時,雲南白藥銷售費用遠高於同行水平。2015年~2017年,雲南白藥銷售費用分別爲27.1億元、28.4億元、36.84億元。而2017年,290家醫藥上市公司平均銷售費用爲6.11億元。

此前雲南白藥爭議最大的是其集團董事長陳發樹,這是一位頗具故事性的人物。

陳發樹曾是福建首富,在雲南白藥之前,曾是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董事,資產頗巨。

2009年,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發樹以218.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11位,榮升爲福建省首富。

同年,陳發樹看上了名聲和實力俱佳的雲南白藥。開始對雲南白藥進行追逐收購。

經過多年的籌資,談判。2016年,陳發樹的新華都向白藥控股增資以254億元取得白藥控股50%股權(對應估值爲1238億元),與雲南省國資委白藥控股平分秋色,入主雲南白藥。

由此陳發樹終於成爲雲南白藥掌門人。

在胡潤2018年富豪榜上,陳發樹以個人財富56億美元(約380億人民幣)在中國居第90位,位列福建第三大富豪,排在其前面的是達利食品的許世輝家族和三安集團的林秀成、林志強父子。

此次雲南白藥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價爲70.23元/股,總市值約731.38億元。相較於今年的最高價120.5元/股,已經跌了41.7%。

如今接連不斷的風波下,對雲南白藥寄予厚望的陳發樹該要祭出一個“大招”救場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