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四柱结构

前面我们学习了,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的生克关系,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正确的排出四柱干支。

第一节、二十四节气

在学习如何正确的排出四柱这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他起着什么样的做用?

节气现代的解释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万育吾先贤曰:“立节中气,其春秋有分,而不言至,夏冬有至,而不言分。及夫雨水、惊蛰以降,二十四气,分属有名。亦必有所以为名者,何言乎?四立者,四时之节气也,丑之终,寅之始,则为节。月之半则为中。二分者,阴阳相半之谓也。二至者,至有二义:子至巳为六阳,午至亥为六阴,至者介乎巳午亥子之间也。冬至亥阴极,故曰子,子者止也,阳于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巳阳极,故曰午,午者仵也,阴于此生,故亦曰至。……”

意思是说,立节气的名称是有根据的,春秋两季,称为春分和秋分,而不称“至”。夏冬两季,称为夏至和冬至,而不称“分”。其余如雨水、惊蛰等,共二十四节气,都各有自己的名称。那么这些名称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四立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的节气,从寅月开始,丑月结束。一个月开始时为节气,月中则为中气,所以一个月是由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组成,如立春和雨水。

二分者,春分和秋分,是根据阴阳相辅相成、势均力敌而来。

二至者,夏至和冬至,也有两层含义。

是从子至巳是六阳地支,从午至亥是六阴地支。

2、是至是介于巳与午、亥与子阴阳交接之时来说的,冬至时亥的阴气到了极点,所以称之为子,子就是止,此时阴气盛极而止,阳气开始出现,所以称之为“至”。夏至的时候,巳的阳气到了极点,所以称为午,此时阳气止而阴气开始出现,所以称之为“至”。

古代二十四节气歌:

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及春分,

三月清明并谷雨,四月立夏小满方,

五月芒种及夏至,六月小暑大暑当,

七月立秋还处暑,八月白露秋分忙,

九月寒露及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张,

冬月大雪与冬至,腊月小寒大寒昌。

现代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和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推命时年份的计算,并非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历法的正月初一开始到大年三十结束,月份的确定也不是从月初第一天到月末最后一天,而是要以节令为准。从每年的立春之日开始,到大寒时结束为一年。如生于甲子年正月初二,该年正月初三立春,所以初三之前仍然以癸亥年推算。如生于甲子年十二月十八日,该年十二月十五日立春,所以十五日之后应为乙丑年。月令也是如此,如生于甲子年六月(未)初八,但节气未过小暑,所以仍然以五月(午)节气论,反之则以未月论。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节、排年柱

前面讲过四柱是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共同组成的,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如何正确的排出年柱。

年柱,就是一个人出生那年所逢的农历干支。如一人于1984年出生,其农历干支为甲子,那么他的年柱就是“甲子”。

根据前面的纳音表,我们不难看出干支的排列循序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如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直至壬戌、癸亥年,正好六十次循环一周,我们称之为六十甲子。也就是说每隔六十年就会出现相同的干支,如前例甲子年,可能是1984年的甲子,也能是1924年的甲子。所以在我们拿到一个八字的时候一能要先搞清楚是生于那个年代,毕竟天数大于命数,战争年代的八字和如今的八字自然是大不相同。

推算年柱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查看万年历,万年历是命师的必备工具书,假如你只知道他是公元1988年出生,而不知道这一年农历是什么年,那么拿起你手中的万年历翻开一看,便知道此年是戊辰年了。

第二种:可用公式推算,先将天干地支配上数字,干从甲至癸为1-10,地支从子至亥为1-12如下表:

方法1:年干=公历年末位数减3,若为负数则加10。所得之数对应的天干即为年干。如1996年,用尾数6-3=3,3对应的天干就是丙了。年支我们可以用属相对应关系来确定,如1996年鼠年,鼠对应的地支是子,那么年柱就是丙子。

方法2:以每个花甲子开始年为基础,如1924、1984甲子年。然后用六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配以甲天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甲旬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4,推算时每增加10年,地支上退两位(隔位逆数)。即甲子年加10年,逆推就是甲戌年,加20年就是甲申年,当推到接近但小于欲求之年时,顺数即可。如1996年,以1984年为基础加10年,地支退两位为戌,天干为甲组合起来就是甲戌,那么1994年的干支就为甲戌,在顺数95年为乙亥,96年丙子。

方法3:用掌诀进行推算,也就是掐指一算,盲人多用此法。用掌诀可以推算几种信息如下:

1、掌诀推地支(生肖)法:首先介绍什么是虚岁和周岁?虚岁是我国传统记年龄的方式,从一算起,出生时就记为一岁,以后每年逢春节就加一岁。而周岁是从零算起,以后每逢生日加一岁。现在年轻人大多都使用周岁,而年长者多还沿用虚岁,大家在推算的时候要加以区分。

如果来人说今年虚岁66(周岁65),如今年流年是2010年,即庚寅年。我们还是按照10岁一推,先将左手大拇指放在寅位上数1虚岁(周岁),在顺时针隔一位的辰位上数11岁,在隔一位的午位上数21岁,在隔一位的申位上数31岁,在隔一位的戌位上数41岁,在隔一位的子位上数51岁,在隔一位的寅位上数61岁,在数到与求测之年在同一10年范围内时即可。然后,逆时针逐一倒数至今年的虚岁数也就是66虚岁。如62岁在丑位,63岁在子位,64岁在亥位,65岁在戌位,66岁在酉位,则知此人是在酉年出生属鸡。若想知道公历年为何年,可用流年2010-65(周岁)=1945年。若想知道年柱为何,用前面讲的公式一算便知为乙酉年。

2、掌诀推年龄法:假如来人只知道自己的属相,却不知道自己多少岁,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进行推算,来人告知自己是属兔看上去60多岁,而今年流年是庚寅年,那么我们将左手大母指放在寅位上数1岁(虚岁),在隔位辰位数11岁,在隔位的午位上数21岁,在隔位的申位上数31岁,同上一直数到寅位61岁,然后逆时针逐一倒数至酉位,如62岁在丑位,63岁在子位,64岁在亥位,65岁在戌位,66岁在酉位,则知此人虚岁66岁。

至于推年干,只要知道其公历出生年,然后用第二种方法中尾数减3来的办法来的最为直接方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