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後,馬化騰再度現身互聯網。昨天晚上知乎ID:ponyma 在網絡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在短短10個小時內就收穫165的回答,6155個關注。我們簡要提煉出幾個網友的回答熱點。

電池技術

當代最先進的消費電子設備有大部分的內部體積要讓給電池。各種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智慧工廠、自動化城市幾乎都受困於續航時間而無法長期獨立運作。近些年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上並沒有大幅突破。如果未來十年電池技術能有大幅進步,將會是各類消費電子創新的基礎。

電子存儲技術

有位網友的回答收穫最多的網友點贊。他看好斯格明子霍爾效應應用於存儲技術。磁性斯格明子是一種具有準粒子特性的拓撲自旋構形,可存在於具有螺旋交換作用的磁體中。理論預言電流驅動的磁性斯格明子會表現出霍爾效應的動力學行爲,但實驗上還未能觀察的該現象。

“斯格明子”是未來磁存儲技術的基礎。斯格明子的間距可僅爲幾納米,而現代硬盤最少爲100納米。基於該效應理論原理的存儲技術已經在研發之中。

異構計算

GPU在深度學習領域大放異彩之後,大家意識到我們並不需要更小更的晶體管就可以實現量級的算力提升。可以通過改變芯片的架構來增強特定任務的算力。

所謂的異構,就是CPU、DSP、GPU、ASIC、協處理器、FPGA等各種計算單元、使用不同的類型指令集、不同的體系架構的計算單元,組成一個混合的系統,執行計算的特殊方式,就叫做“異構計算”。

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異構計算大有可爲。衆所周知,AI意味着對計算力的超高要求,目前以GPU爲代表的異構計算已成爲加速AI創新的新一代計算架構。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將有可能使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大大超過今天的計算機,但仍然存在很多障礙。大規模量子計算所存在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長時間地保持足夠多的量子比特的量子相干性,同時又能夠在這個時間段之內做出足夠多的具有超高精度的量子邏輯操作。

量子計算是近年的熱門技術。中國幾大科技企業華爲、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都相繼宣佈進軍量子計算領域。阿里巴巴達摩院宣佈已着手量子計算系統和超導量子芯片的研發。

對於未來十年的基礎科技創新你有什麼期待或看法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