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世界一流藝術節之一”,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已於上週五拉開帷幕。江蘇應邀作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嘉賓省,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3日期間,在上海舉辦江蘇文化周活動。

江蘇文化周主要由舞臺演出、藝術天空戶外演出、藝術教育三部分組成,全面展現豐富多彩的江蘇文化特色和新時代江蘇人民精神風貌,凸現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

在舞臺演出方面,江蘇文化周將組織6部江蘇舞臺藝術原創精品劇目參演,分別是歌劇《運之河》、蘇劇《國鼎魂》、話劇《復興號》、話劇《雨花臺》、舞劇《記憶深處》、歌劇《二泉》。

▲《運之河》劇照

江蘇省演藝集團的大型原創歌劇《運之河》,將在10月31日作爲開幕演出,拉開江蘇文化周帷幕。該劇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爲主線,多方面多角度體現大運河不但是一條貫通南北的運輸之河,還是一條承載家國榮辱興衰的命運之河。

▲《國鼎魂》劇照

蘇劇作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崑曲、蘇州評彈並稱爲蘇州藝壇“三朵花”。蘇劇《國鼎魂》根據潘氏家族捐鼎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潘氏一門謹守家規,嚴護國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將大盂鼎、大克鼎無償捐獻給國家的故事。該劇在保持蘇劇純正韻味的基礎上進行了探索和創新。

《記憶深處》劇照

《雨花臺》劇照

江蘇文化週中還有聚焦最新建設發展成就、牢牢把握時代主題的話劇《復興號》;有生動刻畫烈士羣像、以理想信仰拷問當下紛繁世事的話劇《雨花臺》;有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經歷爲線索、點亮黑暗中人性之光的舞劇《記憶深處》;有詩意描摹民間藝人阿炳生平、勾勒其內心藝術天地的歌劇《二泉》。

在藝術天空方面,10月20日,在城市音樂廣場,無錫市歌舞劇院將奉獻歌舞專場;10月28日,在上海音樂廳,由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精彩上演大型音樂史詩《金陵交響》。在藝術教育方面,將會在11月2日帶來話劇《復興號》專場講座。

▲《金陵交響》演出照

本次江蘇文化周有以下三個特點:

堅持原創精品。本次參加演出劇目,都是近年來江蘇原創的精品劇目,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可以說是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許多劇目已在國內產生重要影響,獲得諸多榮譽。如歌劇《運之河》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上榮獲六個獎項,話劇《雨花臺》獲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歌劇《二泉》入選2017年文化部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

▲《二泉》劇照

觀衆接受度高。本次參加演出劇目,除蘇劇《國鼎魂》是江蘇地方戲曲劇種外,其他都是歌劇、話劇、舞劇,沒有語言的隔閡,便於觀衆欣賞接受。

藝術名家衆多。歌劇《運之河》由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強主演;蘇劇《國鼎魂》的主演是“二度梅”得主、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王芳;歌劇《二泉》由著名歌唱家王宏偉、龔爽主演;著名青年舞蹈家唐詩逸參演舞劇《記憶深處》。

編輯:鄧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