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節日衆多,自不必說春節,中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一家人團聚,熱鬧非常。且看中秋節,同樣是中國人團聚的日子,相比與春節,中秋節被賦予的意義很簡單,那就是闔家團圓。八月十五的這一天,與家人圍桌而作,共賞明月,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了。

中國人爲何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喫月餅呢?宋代雖有月餅,但並不是只能在中秋節才喫。到元代,相傳爲了趕走蒙古“韃子”,劉伯溫利用人們互相饋贈月餅的機會,在其中夾帶紙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韃子”。勝利之後,朱元璋就贈與月餅與民共享。自此,八月十五這天都會喫月餅。

不難想到,月餅是用模具做出來的。月餅模又稱爲月亮印,顧名思義,就是製作月餅的工具。月餅模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但是流傳至今的以明清和民國居多。

在此,我想介紹的就是一個民國時期的木質月餅模具。古代製造月餅的流程十分複雜,這把麪糰揉好後,壓進餅模成型,然後再在其中塞進板栗,肉等佐料,壓上面團,成型後,再放進竈裏或蒸或烤,遂做好月餅。

月餅模具形狀多樣,有方形,圓形,蓮花形,蝙蝠形。與此同時,其所作出的月餅也形狀多異,圖中右邊四個模具所做出的月餅都是圓形,最左側的一個依底圖而成形,不再是規整的圓形,可見,到了民國時期,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月餅形狀逐漸多樣化。

從圖中可清晰看出,這五個模具有着各樣的花紋底板,但總的歸類起來,底紋都是某種農作物,居中的方形月亮模具明顯的刻着兩個麥穗,其左邊一個底紋也有着一株漂亮的植物。可見,聰明的古人通過月餅模具,不僅僅表達着團圓之意,同時也表達着對大自然的感激與尊敬。農作物象徵着農業的豐收,八月也正是人們忙碌的季節,一年來的辛勤勞動再加上大自然的饋贈,纔有了後半年所依賴的糧食。

流傳至今的月餅模以明清與民國爲主,與其材質的耐久性有很大關係,大多數月餅模爲木質,且多爲杜梨木所制。杜梨木木質細膩無華,橫豎文理差別不大,適於雕刻。被廣泛的用於傢俱,雕刻,印章方面。

隨之科技和現代製作業的發展,手壓式月餅模具筒代替了傳統的月餅模具。只要將自己喜愛的原料放在具筒裏,輕輕一推,月餅就成型了。而且圖案多樣供買家選擇。

相比與簡簡單單的買上幾塊月餅,或許一家人用月餅模具,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花上一些時間,共同製作自己喜愛的月餅,更具有過節的氣氛,也更有意義,喫起來也是別樣的感覺。

本文由侃侃農村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