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學在新生軍訓期間,舉行繫鞋帶趣味賽。

本來以爲會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不料,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壓根兒不會繫鞋帶,連將鞋帶穿進鞋上的小孔都做不到,更不要說迅速繫好了。

這些孩子不會,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練習過。很多家長出於安全考慮,或者爲了節約時間一直給孩子買帶搭扣的鞋子。

不會繫鞋帶看起來也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現在選擇鞋子的餘地很大。

但是孩子不會穿鞋帶,這恐怕意味着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不到位。

精細動作指的是手腕和手指的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包括抓、捏、放、扔、翻、穿、撕、剪、貼、摺疊等等。

像孩子握筆寫字就屬於精細動作的範疇。很多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寫字比較慢,家長會認爲孩子磨蹭,或者不專心,甚至懷疑孩子腦子笨,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還不完善,手部肌肉力量不足,手眼協調能力也不夠,所以寫不快。

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

人的手上有20多塊骨頭和10幾塊肌肉,要想協調衆多“元件”完成好這些精細動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從小練習。

寶寶出生不久,小手碰到東西就會有抓握的反應。慢慢地,小手能抓着奶瓶了,能握着搖鈴了,能捏着自己的腳了……這些看起來很平常的動作中,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在一點點提高。

隨着寶寶長大,家長還可以提供一些玩具供他專門鍛鍊精細動作。比如串珠、積木。

其實,關於繫鞋帶也有對應的玩具。像下圖這種,就是專門給孩子練習繫鞋帶的。

如果爲了省事,也可以找塊紙板剪成鞋子的形狀,在上面開幾個孔,讓孩子用絲帶穿着玩,可以起到同樣的鍛鍊作用。

這樣的練習在孩子3、4歲時就可以進行了。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能做到比較熟練地繫鞋帶了。

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花式繫鞋帶的方法,提高孩子練習繫鞋帶的興趣。像下面這樣繫鞋帶,穿起來是不是很酷?

精細動作幅度都比較小,但實際上對於孩子生活的影響卻很大。寫字、畫畫、做手工、使用筷子、扣紐扣、繫鞋帶等都用得上。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從小重視,不要等到孩子上初中再補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