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細軟知識產權 衛巍

中國不缺娛樂至死的商業大片,缺少的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佳作。《我不是藥神》做到了。

7月5日上映首日,票房已破3億;它的豆瓣評分9.0,上一部9.0分華語電影是16年前《無間道》;謝娜看哭自己,黃曉明落淚爆粗口……它已經是很多“自來水”眼中的年度最佳。

高分高口碑高票房,“三高”驚人!《我不是藥神》憑什麼?

這部現象級華語片,雖然由新人導演文牧野執導,但是有甯浩、徐崢“兩大護法”共同監製。

演員個個演技炸裂。扮演劉牧師的楊新鳴是個老戲骨,《愛情公寓》王傳君將飾演的慢粒白血病人演繹得入木三分,黃毛的扮演者章宇渾然天成,徐崢完全可以憑藉程勇一角拿下一座影帝獎盃了!

最重要的是故事有味道,有分量!海報上每一位主角都在開懷大笑。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電影開頭觀衆笑得有多燦爛,後面就會哭得有多傷心。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的真實故事。

2002年,陸勇得了慢粒白血病。他作爲一名針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喫了兩年的瑞士抗癌藥格列衛,花了56.4萬元,也深感負擔不起,更別提普通患病家庭了。

2004年,潛心蒐集治療方法的他看到了希望——印度仿製藥,比正版專利藥便宜幾十倍。他幫病友購買仿製藥,卻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他在看守所裏待了135天。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爲他聲援,一年後,檢方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

在《我不是藥神》電影中,徐崢扮演的程勇就是陸勇的原型,只不過進行了藝術的改編。在電影中程勇沒有得慢粒白血病,他是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妻子跟他鬧離婚,父親因爲血管瘤等着救命錢,走投無路的他開始走私印度“格列寧”仿製藥。

程勇從一個投機取巧的生意人,轉變成賠錢、坐牢也要給白血病人買藥救命的善人。在這個過程中,赤裸裸、血淋淋的,現實全都攤在觀衆面前,讓你無處躲藏。

是的,正如電影中所講的,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沒錢治病的白血病人,只能等死。

是的,沒有拿到藥品進口註冊證的仿製藥,即使是合法生產,療效也得到患者的認可,仍屬於假藥。

是的,即使程勇自己不惜坐牢、賠錢,也要繼續爲白血病進藥,即使白血病人喫不起進口的天價藥只能等死,但是法大於情,程勇還是被判刑了。

這一次,小知不探討可憐的白血病羣體,法律被道德與人情綁架,普通人喫不起天價藥等問題。小知只想爲電影中唯一的反派,天價藥格列寧生產廠家——瑞士諾瓦公司說幾句話。

事實上,正是因爲有了瑞士諾瓦公司生產出專利藥“格列寧”,纔給了慢粒白血病人生的希望。嘔心瀝血研發新藥的醫藥人本身並沒有錯,如果仿製藥氾濫,正版藥的權益誰又來管?

這部影片並沒有諷刺專利藥的意圖,觀衆不要將觀影后的怨恨強加發泄在藥企身上。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激發創新活力,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無數企業爲之奮鬥,正如中細軟的使命就是爲“中國創新加油”一樣。

像瑞士諾華、德國拜爾、美國輝瑞等公司研製一種特效藥的投入都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專利藥的研發生產不僅耗費鉅額科研經費和諸多科研人員的心血,而且還常常要面臨失敗的風險。一旦研究成功,對專利成果的保護是必然的,打擊盜版仿製的“假藥”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我們不可否認,高價進口藥的問題所在。好在國家已經在行動。

現實中,2015年,慢粒白血病救命藥——格列衛,已有19個省市相繼將其納入醫保。2018年5月1日起我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

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獲批的境外上市藥品共3800餘個,其中化學藥品3400餘個、生物製品300餘個、中藥70餘個,基本涵蓋了抗癌、抗病毒、抗高血壓等主要治療領域。

爲了讓我國居民早日用上好藥、用得起好藥,未來新一輪醫藥降費窗口期即將打開,一攬子配套政策加快落地。包括加快境外新藥上市進程、激勵藥品創新、仿製藥將限價納入醫保等。

就像影片結尾處呈現的那樣,活着就有希望。

最後,老生常談。小知希望大家走進電影院觀看《我不是藥神》。不要上網找資源!不要上網找資源!不要上網找資源!抵制盜版,保護版權,人人有責。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