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刘001我们小的时候,一日三餐,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食堂解决的。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在幼儿园里吃午饭和晚饭,到了上小学、初中和高中,一直在计委食堂里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有若干年,那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计委食堂里解决。因此,社会上的副食商店里卖什么肉制品我不清楚,唯一的印象就是挂在柜台里很高的那个位置上的整条出售的金华火腿或云南宣威火腿。但那东西,当年的售价也不便宜,估计像和我一样,只是站在柜台外边,远距离站着看看的人相对比较多,真正掏钱买并且品尝过它的滋味的人我基本上没有看到过。 至于那副食商店里还出售其他什么肉制品,我真的就不知道了,因为,直到高中毕业前,我从来没在那儿买过什么真正的肉制品,到是花过一角钱给家里买了两根老北京的灌肠,买灌肠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看走眼了,把那红颜色的灌肠当作在食堂常吃的红腊肠买回家来了。那时,从南方调入北京的妈妈也不知道那灌肠该怎么加工?于是放到屉上就那么一蒸,呵呵,那蒸的灌肠是个什么味道就可想而知了。 食堂的小卖部里到是有肉制品卖,但一年到头就那么几个品种,红腊肠、小肚、广式小香肠、猪头肉等,它们的售价基本上一样,大约都是五分钱一小盘(或一根)。由于小时候伤了肉,那猪头肉我基本上不会去触碰的,广式小香肠也不爱吃,但在早餐时那五分钱一小碟的红腊肠和小肚到是我喜欢吃的品种,我经常用它们来夹大火烧吃。 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有了些许的收入,于是偶尔也会到副食商店里去买些肉制品回家品尝,当年感觉着口感最好,也最对我胃口的就是叉烧肉。 当年,那叉烧肉在三里河副食商店里有售,至于说它是哪一家副食品厂生产的?我还真的不知道,就知道呐叉烧肉的卖相很好,红红的颜色,甜甜的口味,这对我都有足够的吸引力。偶尔买上一块回家吃,夹馒头好吃,白嘴吃那味道也很好,因此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现在,在那副食商店里有时还能看到叉烧肉的身影,但我绝对不会再去买它,因为那肉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颜色不好看,当然味道就更差。 可也是,我们当年曾经感觉着味道不错,喜欢吃的一些肉制品,现在已经不在被我们所喜欢,除了因为它们的制作原材料的品质大不如从前之外,配方的变化肯定是主要的。以小肚为例,原来那小肚中主料肯定是猪肉丁,辅料是淀粉和各种香料,而今呢?淀粉已经成为了主料,猪肉反而退其次,尽管小肚里又加进了几粒松仁,但那味道依然不敢让人恭维。 眼看着过去一样样我们曾经喜欢吃的东西都改变了往日的品相和味道,这让我们很惆怅,我们何时还能找回我们曾经所熟悉了味道?这个问题它却实是个问题!!(来源:老北京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