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衆》是羣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深刻影響了弗洛伊德、榮格等學者,和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等政治人物。2010,法國《世界報》與弗拉馬裏翁出版社聯合推出了改變世界的20本書”,其中就有《烏合之衆》。

勒龐認爲,在羣體之中,個體的人性就會湮沒,獨立的思考能力也會喪失,羣體的精神會取代個體的精神。他首次闡明瞭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研究了羣體特徵和種族特徵的不同之處,指出了羣衆運動的性質,分析了領袖與羣衆、民主與獨裁的關係,書中的許多觀點都20世紀的歷史裏得到了驗證。懂得羣體心理學,“就像擁有一道強光,照亮了許多歷史現象與經濟現象。沒有它,那些現象就很難看清。時至今日,《烏合之衆》依然具有強烈的當代感。

文章節選

一個人終其一生性格保持不變的事情,只有在小說裏才能看到。只有環境的單一性,才能造成明顯的性格單一性。……一切精神結構都包含着各種性格的可能性,環境的突變就會使這種可能性表現出來。這解釋了法國國民公會中最野蠻的成員爲何原來都是些謙和的公民。

與精神生活中的無意識因素相比,有意識因素只起着很小的作用。最細心的分析家和最敏銳的觀察家,充其量也只能找出一點支配他的行爲的無意識動機。我們有意識的行爲是主要受遺傳影響而造成的無意識的深層心理結構的產物。這個深層結構中包含着世代相傳的無數共同特徵,它們構成了一個種族先天的稟性。在我們的行爲之可予說明的原因背後,毫無疑問隱藏着我們沒有說明的原因,但是在這些原因背後,還有另外許多我們自己一無所知的神祕原因。我們的大多數日常行爲,都是我們無法觀察的一些隱蔽動機的結果。

羣體是刺激因素的奴隸。孤立的個人就像羣體中的個人一樣,也會受刺激因素的影響,但是他的大腦會向他表明,受衝動的擺佈是不足取的,因此他會約束自己不受擺佈。這個道理可以用心理學語言表述如下: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爲的能力,羣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著作權解釋權屬原創者所有,本文工業4.0俱樂部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