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FM·管理一点通

我们该如何传达自己的声音? 来自凤凰读书计划 00:00 14:52

我们该如何传达自己的声音?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参加一场行业研讨会,会有很多大咖发表演讲,但会后我们能回想起来的东西却总是少的可怜。在《哈佛商业评论》专栏作家,美国知名管理专家格雷戈·麦吉沃恩看来,现如今我们的交流存在极大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传达自己的声音呢?他给出了四个方法。

第一,别说连你自己都不确定的事。你只有非常明白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才能有效表达观点。这就意味着,你一定要清楚你想表达的关键信息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第二,别单向宣讲,而是对话沟通。麦吉沃恩最近的一场演讲,吸引了很多企业家来听。正当现场气氛热烈的时候,他便临时决定把PPT关掉,和观众进行对话。其间,他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聪明人往往会被琐事所羁绊?”大部分人都分享了他们的想法,以至于这个问题被讨论得越来越深入。事后一些人反馈说,这是整个演讲中最突出的部分,也是最整个会议中交流最多的部分。在他看来,PPT演讲只能让人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闲散聆听,而对话却能让他们参与其中。

第三,简明扼要地表达观点。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曾经写道,为了让一个故事栩栩如生,你必须“删除冗余的句子,即使你极不情愿这么做”。这对说话同样适用,为了让别人听明白你说话,你一定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

第四,重要的话,多重复几次。“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这个喧闹的世界听到。”比如我们用喷枪把一面白墙刷成蓝色,当你对着墙射击了一下,墙壁上出现的只是一小点儿蓝色痕迹。你只有不断地射击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这就像你想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然而声音却总被淹没一样。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不断重复。但是在重复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哪些内容是你最想告诉对方的。

饿了么张旭豪对于扩张、融资和巨头的一些看法

张旭豪,是饿了么董事长兼创始人。在与投资人刘毅然的对话中,他谈到了对企业扩张,融资以及和巨头合作的一些看法,不凡商业转载这篇专访。

关于企业扩张。张旭豪总结了两点:一是,一线城市的创业者更要关注二、三线城市的特点,否则创业者会忽略全国更广泛用户的需求。他认为全国有80-100个城市是非常核心的,创业公司都应该覆盖到。二是,企业要想扩张,最核心的是创业者决策的大方向对不对,如果急速扩张是你打胜仗的关键,那不妨放手一搏。如果错过了时机,很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简而言之,做好决定最关键,至于能不能做到则是第二步要考虑的事。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小而精的市场可能确实不太有优势,还是尽量去抢最大的市场。

关于企业融资。张旭豪建议互联网企业可以优先选择拿美元基金,因为美国的高科技走得更快一些,也做出了很厉害的公司。此外,作为CEO,D轮以前需要亲自见投资人,到了D轮以后CEO就不要出面了,要学会拒绝投资人,特别是越大的机构就越别去,就把数据拿给他们看。只要你数据扎实,投资人最终投的还是商业。

关于跟巨头合作。第一是越晚找战略投资越好,这是个很明确的事。第二,合作时需要明确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饿了么和阿里牵手是因为阿里本身不做外卖,可以把外卖业务交给我们来做;饿了么也不会耗费精力去做太多金融的事,因为金融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饿了么的业务也都基于物流配送展开,不会去碰到店的业务。这样大家都有所为、有所不为,确立明确的共同目标后,未来的合作和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关于企业创始人。第一,资本寒冬时,创始人要调整大规模补贴的运营方式,应该趋向于精细化的运营、注重于提高效率。第二,创始人一定要关心自己公司的现金流,做到对可用资金的心知肚明。根据资金的宽裕程度去做策略应对。第三,CEO的工作不是研究增长模式的细节,更多的是发觉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当下的社会矛盾。解决了这些矛盾,自然就会带来用户增长,抛开需求单纯去谈增长就没有格局了。

俞敏洪— —

为什么说科技解决不了教育的本质

近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在“第六届民盟教育论坛”上,围绕教育和科技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科技一定要有正确的理念引导,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进步。公众号“老俞闲话”做了整理。

第一,科技手段不等于教育本身。俞敏洪认为,我们不能只关注技术,却忘了教育的本质。我们一定要把教育本身的目的想清楚再来讲科技。比如在网上,只要进入几个公开课或者学习系统,全世界最著名的教授课程你全都能学到,而且大多是免费的。因为高科技,教育资源均衡普及,有望走进现实。所以搞“科技+教育”,需要更全面的考量,科技为教育手段赋能,就会有很多好处。

第二,高科技不等于硬件的投入。俞敏洪举例,有很多地方投入大量资金,为乡村学校安装了很多信息化设备,但有的老师根本就不会用,会用的也不知道教育资源到哪儿去弄。俞敏洪建议,应该把这些钱的一部分用于提高乡村教师的薪酬,他本人也在两会上,连续两年提出了给农村老师多发薪酬,高出城市老师20%~30%。样才能形成优质老师资源的回流到农村。

第三,中国教育要回归常识。比如说中国的体育,从上到下,认为搞体育就是为了得奥运冠军,似乎没有别的指标,学生就单一在体育上下功夫,文化课一塌糊涂。俞敏洪指出,教育不回归常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主导了一切的发展。

最后,俞敏洪提到了教育的五个方面:

第一个是工具与技能,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具,毕业后能够有基本维持生存的能力。

第二是兴趣与特长,学校教育另一大主要功能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兴趣,最佳的生活状态就是兴趣与职业的统一。

第三是文化与传承,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必须深谙民族精神的精髓,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是事业与境界,年轻人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白其他国家同类人的思维方式。

第五个方面挑战与勇气,国外的教育十分重视体育,体育对人的体能挑战,培养的是团队精神以及克服自身能力极限的勇气和意志。

律师蒋勇——

股权分配的8大死局

蒋勇,是无讼法务的创始人、CEO,也是天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在他看来,公司创始人仅仅懂产品还是不够的,还要懂股权。无论多牛的团队,再好的产品,都可能因为股权问题死在半路。对此,蒋勇以“股权分配的8大死局”为题作了发言,公众号笔记侠整理了他的观点。

第一个死局:平分股权。大多数创始人担心谈利益伤感情,导致后期股东之间产生矛盾,影响企业发展。但你要想清楚,是一时的面子重要,还是长久的发展重要。想要解开这个死局,就要拆掉平均分股权的隐患,要达成理念的共识,合理地评估贡献。

第二个死局:按资分股。按资分股就是按照出资额来分股权,但它仍是死局,原因是经营团队创造的增量价值贡献没有被认可。创始人首先应合理考虑人力贡献等综合因素,再确定持股比例。

第三个死局:唯一股东。有的老板想要把所有股权拿到手,聘CEO、管理者进行管理。这个死因是无人帮衬。蒋勇的建议是:当你是唯一股东时,把握住你自身的控制权,比如你拿67%,把33%分出来。只有当员工拥有股权的时候,他才会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事业。当公司做起来的时候,股份才有价值。

第四个死局:小股东说了算。比如一个公司甲乙分别持股51%和49%,甲相对控股。在发展过程中,碰到了个不错的技术人才,两人各自出让2%的股权给技术人才。而公司章程是过半数通过形成决议。当甲乙意见不一致,需要表决时,技术人才就成了公司决策的关键因素,这就是死因。解决方案是:你的设计里,不要存在能打破次序砝码的小股东。

第五个死局:股东过多。股东过多的死因是“人人都有份,人人都不管”。蒋勇建议:一定要找出能够全职经营的带头大哥,带头大哥占的股份一定要最多。同时也要注意出资和人力之间的关系。

第六个死局:备胎股东。虽然他是股东,但不能全身心投入,精力更多的放在其他地方。想要解决,就要拿掉备胎,所有人全职投入。如果不把备胎股东处理好,就有可能失去创业的最佳时机。

第七个死局:影子股东。公司会给一个人干股的情况,通常是认为人家会带给你一些资源、给你一些帮助,这就出现了影子股东。但创始人从一开始就要谨防影子股东的情况,不要依靠一些所谓的资源,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那个东西是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的。蒋勇建议,杜绝“干股”,规范经营。资源入股一定要砸实才可以给股份。特殊资源要做价,要算清楚到底值多少钱,并且要有做价入股的相关协议,而且一定要有约定,如果资源不到位,股东要无条件退出,股份还回来。

第八个死局:非出资股东。非出资股东就是没有出钱的股东。创始人要记住:没有人珍惜白得的东西,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其他合伙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出钱买这部分股权。这里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最上策是卖,中策是换,最下策是送。

贝佐斯——

睡够八小时,做少而精的决策

公众号华尔街日报·派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贝佐斯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在公开演讲里,贝佐斯谈到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以及他管理公司的心得。

文章指出,尽管在科技界,创始人和程序员都以长时间工作自豪,但是贝佐斯却说他每天都要睡够8个小时。这一次演讲中,贝佐斯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而且,在上午10点之前,他基本不会安排会议。原因不是贝佐斯起得晚,而是,“喜欢上午过得从容一些”。他会用这段时间喝咖啡、读报纸、跟孩子一起吃早餐。

第二,他的会议习惯是:把“费脑子”的会安排在午餐之前,尽量在下午5点前做好比较困难的决策。贝佐斯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那就是,他认为自己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量少而质精的决策”,“要是每天能做出三个明智的决策,那就够了。我做的这些决策应该是我能力范围以内最好的。”为此,他每天都要睡够八个小时,这样,他才可以“思路更清晰,更有活力,心情也更好。”

第三,贝佐斯把自己创业20多年的最根本的经验总结为Day One,它指的是,让公司始终保持创业第一天时的状态。用他的话说:“我的所有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亚马逊一开始只有几个人。对我来说,一切都仿佛还在昨天,那时我自己开车去把包裹送到邮局,心里期盼着有一天能买得起叉车。”

亚马逊今天已经是一个超级巨头,公司拥有超过50万名员工,市值在万亿美元左右。但是,贝佐斯仍然强调公司要保持初创时候的精神。他在此前的致股东信中,还专门谈过这一点。

长按下方二维码,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问伴读君

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伴读君每周精选精彩问题汇总。

分享讨论

关注凤凰读书计划公众号,点击下方写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读书感悟。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