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在中國的歷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在這其中,有無數的人因爲書法而出名,並且他們爲書法所做出的貢獻,也足以流芳百世。

就比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他所寫的《蘭亭集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這幅作品至今仍是下落不明,據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歡這幅字,在臨終前,特意下令讓人把這幅字作爲陪葬品,而至於這種說法是否屬實,也無法確定。

也正因爲王羲之在書法上的貢獻,他才被歷朝歷代的人如此推崇。可在今天的社會,隨着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書法逐漸成爲了一種愛好,人們所寫的書法作品也只是用來作爲觀賞而已了。

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每年會有一些人因爲“書法”而出名,就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有着美術學院教授之稱的王冬齡。可是這位博士生導師爲什麼被大家熱議?原因就是他曾提出一個看法:亂書打通了古今書法精髓,是藝術形式的升級。

所謂亂書顧名思義,就是胡亂寫,不講究什麼格式規矩,也不在乎字體是否優美。用王冬齡的話來說,亂書就是一種抽象的美,他帶給人們新的審美觀念,不僅打破了傳統藝術的審美觀念,還是一種藝術的升級。

但是在衆多的網友眼裏,王冬齡完全就是在胡說八道,什麼亂書?這種字完全不符合傳統的格式,還不具備什麼審美色彩,你王冬齡自己寫寫玩也就算了,還給教給學生,你這不是在誤人子弟嗎?

究竟誰的說法正確,目前書法協會也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可以來看看王冬齡他寫的那些字,不用多說,這些字先不說具不具備審美藝術,就只是看上去,都覺得費眼,讓人不知道他寫的是什麼。

而書法之所以被人推崇,就是讓人來欣賞獲得愉悅感的,根本不是這種寫了一大堆字,密密麻麻的,大家又看不懂的作品。

假如說“亂書”真的開創了一種新的審美觀念,那以前老祖宗們所寫的作品又該怎麼講?實在不理解身爲書法協會主席的王冬齡教授爲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觀點來。

當然了,亂書的出現也反映了我們國內目前的一些社會風氣,這也算是一種社會發展的產物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