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记者鱼玉军 通讯员王佳慧) “早上6点开始摘桑叶,晚上6点回家,一人一天能摘100多斤,卖100多块钱。” 10月中旬,眼看着霜降节气就要到来,在榆林市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曹家坬村,许多村民开始忙着采摘桑叶,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份收入。

据了解,自 2002年以来,榆阳区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采用桑树、侧柏混交模式,在南部山区大力栽植小叶桑。目前榆阳区小叶桑保存面积达6万多亩,分布在南部山区上盐湾等9个乡镇58个行政村。

2017年,榆阳区引进了榆林市一棵桑树茶叶有限公司,打造“种植+加工”桑叶茶产业,深化桑叶、桑葚开发与利用。今年年,榆阳区投入350万元,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在东南部地区9个乡镇25个贫困村新建25个桑叶初加工点,建成后全部交由合作社管理。目前,加工点全部投入运营,据估计,桑叶加工后可帮助农民增收3000万元。

“这个加工点今年6月建成,区林业局资助了14万元,我们和一颗桑树茶叶公司合作开办的。现在正处于收购季节,我们预计花费1个月时间,每天收购1500斤桑叶,经过切割、杀青、烘干、晾晒、压缩变成桑叶茶。”鱼河峁镇白家沟村第一书记何丙财说。

每斤桑叶按市场价1元钱收购,加工点每天100元工资雇佣贫困户劳力,在提高桑叶附加值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到桑叶采摘、加工上来,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榆阳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榆阳区积极探索桑蚕业发展新路子,引进先进技术,将桑叶加工成茶叶,不仅提高了桑蚕业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带动了农民脱贫增收,使桑叶茶产业成为致富的生态产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