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雲製藥宣佈完成1.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華醫資本獨家投資。華醫資本執行董事程超博士表示,此次融資用以研發全球領先的眼藥新藥研發平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劑技術平臺和抗體-小分子協作偶聯技術平臺,覆蓋眼表,青光眼和眼底疾病。撥雲製藥爲美國 Cloudbreak Therapeutics LLC的中國公司,本輪融資爲了開展中國臨牀試驗並開拓中國市場,也是其首次人民幣融資,此前 Cloudbreak Therapeutics LLC已經完成三次美元融資,最新一輪的美元融資也將在中國公司融資完成後同步開啓。

撥雲製藥是由國際優秀的眼科新藥研發團隊創建。美國公司於2015年9月成立,美國公司主要負責眼科新藥研發,藥學,非臨牀以及在美國的臨牀研究工作,產品完成臨牀II期即進行轉讓;鑑於中國眼科市場新藥空白且市場巨大,撥雲創始團隊將在中國進行研發、市場、銷售。

目前,撥雲製藥在研新藥CBT-001翼狀胬肉適應症已完成美國臨牀2a的實驗,得益於臨牀2a出色數據,目前已有國際500強藥企主動和撥雲開始洽談,預計可提前到2019年完成CBT-001翼狀胬肉適應症的對外授權。同時,後續產品管線,角膜移植、眼部紅腫等適應症臨牀II期實驗將提前開始,並且儲備10餘種在研產品線。

創始團隊由國際知名眼藥集團公司艾爾健主要研發團隊、前美國衛生部眼科中心臨牀主任等組成,曾成功主導開發並上市多款超10億美金銷售額的重磅眼藥;創始人倪勁松博士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全球眼藥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全球眼病患者基數大,用藥需求增長,治療方法單一,眼科新藥行業增長空間明確。美國、歐洲和日本佔據全球眼科市場前三名,消費者高度重視眼睛健康,安全有效新藥市場潛力巨大;中國等新興市場現階段市場規模小,但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

中國眼藥支出極低,眼病就診率低。中國人年均眼藥花費約0.23美元/年,遠低於美國、日本,只有美國1/85、日本的1/76。

眼科市場“缺醫少藥”。眼藥市場巨大,但近十年來上市的創新藥數量較少,這也導致在眼科醫院的收入結構中,藥品收入佔比較小,通常僅爲10%-20%。主要是由於:1、大部分眼科疾病難以通過藥物治癒,只能延緩疾病進程;2、研發技術難度大、壁壘高,局部用藥穿透性差,全身用藥副作用大;3、學術推廣成本高。

授權轉讓市場火熱,國際眼科創新藥層出,國內急需新藥上市。擁有眼藥市場I/II期臨牀階段產品的公司,受到外資企業的青睞,2016年及2017年單款產品開發授權平均可以獲得首付+里程碑+銷售分成約8億美元。據悉,跨國藥企主動和撥雲洽談CBT-001翼狀胬肉適應症中國以外權益轉讓,目前已簽訂保密協議。

投資方華醫資本,專注於醫療大健康產業投資。目前擁有多支投資於不同階段的基金,已與國內多家券商和上市公司成立發起多個醫療產業基金。華醫的合夥人均爲500強跨國醫療企業高管出身,醫療產業深耕20餘年,對產業擁有專業的見解;同時,華醫資本也是國內極少數擁有醫療投資研究院的投資機構,研究驅動型投資投資是其最典型的標籤。華醫資本自行搭建醫療投資領域的研究體系,主動篩選項目,並進行主動投資,從不隨波逐流,目前所有項目均爲領投。華醫的投研體系涵蓋六大醫療板塊,36 個子行業和 180 個細分領域,是國內醫療投資全景圖的界定者。已完成了上百份醫療行業各細分領域的投資研究報告。 榮譽:獲投中投資機構百強及細分領域10強等獎項;成立以來包攬幾乎所有醫療投資機構相關獎項。

(編輯:李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