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作者“ 柱子哥 ”,是一位正在接受Rchop方案化療的濾泡型淋巴瘤4期病人。軟妹的身體,硬漢的暱稱,硬核的靈魂。在罹患癌症後,她還用思維導圖總結了近萬字的自救指南——《 如何度過人生艱難:魔都28歲硬核知識型美少女自救指南 》。

Hello大家好,我是最近光敏反應嚴重家裏蹲的柱子哥。眼見着身體進入恢復階段,體力稍微好點就覺得自己是健康人可以無所不能地回到原本生活軌道了,除了,生孩子這件事。

未育女生變成cancerwoman後,可能由於年齡、病史、治療控制等很多原因在婚戀問題上因爲生育選項而受挫,我本人亦然。今天想分享下我對這件事的看法,當我不願意、不想、不能、不應該生孩子的時候,我可以不生孩子吧?

一 、計劃生育,計劃有變?

28歲算最佳生育年齡了吧。

如果沒有生病的話,我大概一直着30歲之前生好的倒計時目標生活。從讀書時就開始看着朋友、同學、同事生娃,每天在朋友圈和微博雲養娃看到大家的娃一天一個樣,感受到溢出屏幕的母愛的同時,一直有年齡焦慮感,“我也該生了吧”。畢業後的幾年,我都浸泡在生娃喫苦、育兒艱辛、教育花錢、輔導功課糟心但陪伴孩子成長超幸福的話題裏。我一度覺得,就不明所以的覺得,我肯定是會生娃的。

如果沒有經受突然的變故,生娃就是我人生中跟中考、高考、畢業工作一樣的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標配人生大事。

然而我治療前沒有凍卵。我的身體爲了接下來的治療也並不能夠生育。

這件事一度成爲我的婚姻和家庭關係裏最大的隱憂。

我爲什麼沒有凍卵呢?

我治療前自己決定的。

爾後的五個月治療時間裏,我收到了很多關心和幫助,其中數量最多的安慰是“沒事的,治好了你還可以再生孩子”,“你看老唐多好,你沒生孩子也沒跟你離婚”。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不生孩子在傳統的公序良俗和社會認知裏,是一件非常“可惜”“遺憾”“不得已”的事情,主動選擇不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特立獨行的事情。

我從來沒想過,原來我們特立獨行的門檻這麼低,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都可以被歸爲特立獨行的異類了。

二 、誰說不生孩子就是特立獨行?

我在五個月的化療時間裏都在想以後要不要生娃這個問題。

每一次老唐抱着朋友家的孩子溫柔又寵溺,每一次我看到公婆在小區裏看到別人遛娃滿眼豔羨,每一次我看到好朋友的小孩越來越可愛會逗人的樣子,我都有點悵然若失。

我忍不住想,這種悵然若失是因爲我覺得不生孩子是錯麼?是我的過錯麼?我人生就不完整了麼?不生孩子究竟影響什麼?不生孩子難道我就不配被愛,不能再自由的婚戀選擇,不能平等地維持婚姻,我就有所虧欠任何人麼?

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下,理直氣壯地說“老子生不生是自己的事,不幹任何人的關係”好像不符合社會現狀,那心有慼慼地說“我不生孩子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老公、對不起家庭、對不起社會”好像更不對。

我這樣覺得,對於要不要生孩子這個問題,發起人在我,主動權在我,生也是我親自生,我的意願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

對於不生孩子是不是錯這個問題,假設這是超出我個人決策範圍的問題,那麼只要沒有傷害相關方的利益,或者所有相關方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沒問題。達不成共識呢?那就不要結成利益共同體。

那相關方都有誰呢?

我認爲,我考慮不生孩子這件事,影響了我自己、我的配偶、我潛在的孩子、我們的父母公婆和國家。

這五方里,我堅信我自己的意願和決定是最重要的,是具有一票否決權的。

處境決定心態,只是因爲處境不同、條件不同、作出和身邊人不一樣的選擇,纔不是特立獨行。

三 、生不生首先且最重要,是我一個人的事情

所有看過人間世二《危重孕產婦賭命生子》的人都知道女人用自己不合適的身體在不合適的條件下生個孩子多麼危險。我不認爲這種賭命生子抉擇是“傻”、是“錯”、是“老公可恨”,這完全是基於個人人生觀、世界觀、生死觀作出的符合個人意志的選擇。

沒有比結婚生子更透徹反映一個人三觀的事情了。

圖爲《人間世二》劇照

說到結婚生子是女生的人生大事,最讓我觸動的是前陣子看了的那部19歲天才導演做的電視劇《戀之月》,三十代女生和子在結婚生子、求職追夢的人生路口愛上了十五歲少年,女主的姐姐懷孕困難還是歷盡千辛萬苦求醫問藥生了老大生老二,在看到女主渾噩迷茫時對她說

“如果有一天你去世了卻沒有孩子,還能留下什麼你活過的證明呢,沒有一個人會記得和子你,爸爸媽媽還有我都不能接受啊”。

這句話很擊中我。砰砰砰三槍打中胸口的那種。

可是啊,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自己的孩子來延續自己?沒有自己的孩子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就不完整了麼?我又爲什麼一定要被記得被紀念?

圖爲《戀之月》劇照

媽呀這直接上升到人生的意義層面了。

講真我思考我的短暫人生到底有啥意義也沒兩天,但是我淺薄地覺得,母親和孩子的人生是獨立的,以生養爲起點和支撐點的“延續”總有着道德綁架和“創造論”的意味。是我們選擇了孩子,不是孩子選擇了我們,我又何德何能讓被動的孩子延續我普通的平淡的人生呢,孩子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呀,我自己的人生都沒過明白有什麼好讓別人延續的呢。

至於如何定義女人的完整,就更讓人摸不着頭腦了,是生理上身體上的完整還是社會假定功能上的完整,好像也是仁者見仁的事呢。按照女性消費品和化妝品的營銷原理,我沒買幾個奢侈品包包沒買全口紅色號都算女人的不完整。可是我呀,不太認這種不成熟理論扣的帽子,我覺得自己穿過好看的自己喜歡的衣服、自律地管理過自己的身材和職業發展,就覺得當個女孩子挺知足了。

至於爲什麼一定要有後代來記得,我其實完全不在乎。我不是人類的great mind,也沒什麼流芳百世的豐功偉業,人死燈滅我就是這個星球上一粒微塵而已,如果只是爲了一己私心,讓一個孩子成爲我活着的行走的墓碑,未免強人所難。

再嚴肅點說,對於我個體而言,客觀上,我暫時沒有足夠獨立的人格、充足能力精力和健康身體來生孩子;主觀上,在我有那麼一點點喜歡小孩的母性基礎上,我承認沒有孩子是缺失是遺憾是得不到,但我可以接受卻不強求,我也不需要孩子來延續我的人生、完整我的人生。

另一方面,就算我有能力生卻選擇不生,或者我覺得我沒那麼喜歡小孩子,也不覺得孩子對我的人生來說很重要,那麼沒有孩子就不是缺失、不是遺憾、不是得不到。

那對於我個人而言,就是可以不生,我有權利決定不生。

如果這個社會里,女性沒有對生育的一票否決權,我們就該警惕《使女的故事》成爲現實。

如果這個社會里,女性被定義了生育的工具屬性,那麼重男輕女、性別失衡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圖爲《使女的故事》劇照

就算所有相關方都覺得我有需要生育的責任,我的個人意志也該被尊重,我有權聽取所有相關方的意見去綜合考慮去權衡。

說回《戀之月》這部劇給我最大的啓發是,要不要選這個男人、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都是有選擇的,看似被生活的各路洪水裹挾,看似我們處於漩渦之中,可我們始終是站在一塊巨石之上,而這塊巨石,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圖爲《戀之月》劇照

四 、你願意爲我修改婚姻的基礎配置麼

就算我對生育這件事擁有一票否決權,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下,我也理解大家都不是聖人,如果我不生,在各方都有明確期待的前提下,所有人都是承受方。我依然需要與生育的各個相關方達成共識,就算達不成共識,至少也要跟相關方說清楚、給出選擇。

除了我自己,第一個相關方就是婚姻中的對方。

治療前醫生和老唐談話後,我和老唐在我最喜歡的居酒屋裏用兩個小時充分討論了這個話題。我大概用了一包抽紙來擤鼻涕擦眼淚,我對老唐講出我所有的擔心(對話不表),我不相信男人一時的承諾和感情,但我願意相信最基本的是非觀。

你既然說了這個話,那麼我默認在我只有一個晚上的決策時間條件下,我獲得了你這一票,我該考慮別的方面。

然而這一票老唐給了我,不代表生孩子這個問題不存在了。

生育是包含在大多數人的婚姻訴求裏的,訴求隨着年齡和環境的變化其實也會變,所以有的信誓旦旦丁克的夫妻會一方反悔,有的重男輕女的丈夫會離棄沒生兒子的妻子。拋開兩個人的愛情、依賴、信任這些,需求的妥協也意味着對方的權衡和取捨,如果要走下去,兩個人還是需要共同重新同意更改婚姻的配置,我無法一廂情願的認爲對方只是道德上的情深意重就可以犧牲自己根本的訴求。

在婚姻裏,我從不高估愛且低估人性。

圖爲《雙重幻想》劇照,女主問丈夫是不是需要生孩子,丈夫回答說“無論怎樣我只要有你就夠了”

那下一票就是爲我們子女付出的父母。

回到家,我也對公婆講了同樣的情況,我明確地告訴老人“幾年內都不合適生育”的問題,以及我以後可能都不會想或者不具備條件生孩子的情況(對話不表)。

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幾年的老人,還是很愛重我的性命,接受現狀。

但我並不把老人的這份理解當作理所應當,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家族、血緣、傳承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爲我們子女的付出裏也明確地包含了傳承香火的期待。

我不會因爲自己不認同這樣的觀念而認爲它是錯的,我也接受老人心心念唸的期待貫穿在生活的細枝末節和情緒言語裏。畢竟,如果只是言語上非要逞強佔上風,就會徹底挫傷家庭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互相理解,共同承擔。

還有一票是潛在的沒有出生的孩子。

她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只好代她考慮。Cancerwoman生育這件事,不僅是女性自己冒風險,更是小孩子陪着我一起冒風險,更別說我的SLE有遺傳的可能。就算不考慮醫學的因素,我知道自己其實遠沒有做好任何爲人母的準備,太清楚自己的挫樣所以知道自己一旦做了母親會多麼不稱職,對被動選擇的孩子來說,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總歸,不能爲了自己,爲了婚姻,爲了有個寶貝可以愛,就不加思量生下她。

五 、就算我不結婚、不生育,社會也不可以歧視我

最後的相關方啊,是國家。

不得不說隨着老齡化、結婚率下降、出生率走低的問題開始影響經濟和國家戰略,社會的輿論導向肉眼可見地開始“催生”“催婚”了,《我家那閨女》基本反映了當前主流輿論對於女性不結婚不生育的偏見和歧視。

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是爲了解決少子化問題,每年上好幾部日劇爲年輕人描述結婚、家庭、生兒育女是多麼幸福、多麼必須、多麼迫在眉睫的事。社交媒體上,女生對婚戀和生育有點自己的想法,基本要被蓋章了。

我覺得有點瘮人。

日本人自己都覺得國家整天推這種輿論導向很危險很瘮人,拍了部以國家逼婚解決少子化的電視劇《結婚對象用抽選》直接把瘮人感演了出來。爲了把這個問題表達到極致,選了個極端的設定,電視劇設定的背景是日本推出強制青年相親結婚的法案,拒絕3次就會被送到反恐部隊服役。八集裏面講述了不同人選擇不結婚的故事,有LGBT羣體、看不到結婚意義的年輕人、不想戀愛的社恐症宅男、身材微胖卻封印女生夢想的女白領、因爲生病摘除子宮選擇規避婚姻的女教師等等,探討一個大問題:

結婚到底是不是人類的義務?

婚姻是個體的自由還是社會責任?

其中一集子宮癌病人的處境讓我尤爲感同身受。

圖爲《結婚對象用抽選》劇照

我不禁想,在生育這件事上,我們對國家對社會的義務到底是什麼呢?

劇中男主認真地寫了一部報告,其中一個觀點是: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生育提供了勞動力人口,勞動力人口繳納所得稅、繳納養老保險金支撐社會總養老體系和行政體系的運行,那我是不是隻要納稅、繳納養老保險金、遵紀守法就完成了自己在生育這件事上的社會責任呢?

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看過《自私的基因》就覺得自己只是基因的攜帶宿主罷了,我爲人類種族最大的貢獻不過是幾十億分之一甚至更小的多樣性而已。

就像《結婚對象用抽選》這部劇結尾的主題所說一樣:

結婚生育並不是我們人類的義務。

我也相信國家和法律會尊重女性個人的生育意願。

生育對國家來說是大計,動員所有社會輿論去推動去鼓勵都沒問題。

但是我認爲還是要以尊重女性的生育意願爲基礎,當一個女生基於任何主客觀原因不想結婚生育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選擇一個更寬容的對待方式,能不能讓她自己跟自己以及相關方達成和解和共識?而不是推搡、打標籤、站在人生意義這麼終極的高地上訓斥她?

六、結語

相信無數Cancerwoman在生病後都在各種口不擇言的爭吵和評論中聽到過“你以後又不能生孩子了誰要你”,“她得了癌症了以後肯定不能找對象了”,“哎呀你生這麼大病不能生孩子你老公都沒跟你離婚”等等。

圖爲《雙重幻想》劇照

嘖嘖嘖。

私以爲戀愛、結婚和生育是三觀相合、需求匹配的一個過程。

爲什麼生過重病就不能再遇到對的人?

爲什麼不能生育整個人就要被視爲無用的子宮?

遭遇人生重創不是我們的錯,這樣的經歷也絲毫沒什麼值得被嫌棄的。

歷經千辛萬苦撿回了一條命,就算沒有孩子,往後餘生,我們也有權利渴望愛,我們也值得被堂堂正正的尊重和對待。

至於生孩子這件事,如果符合自己的意願,與所有相關方達成共識,那麼就是一件愛生生不愛生也沒關係的人生大事,纔不是特立獨行。也千萬不要爲外界的言語所中傷、難過、自卑,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呀!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一隻柱柱柱柱子哥 ,作者:柱子哥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柱子哥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2110.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