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平臺、促就業、給補貼!江門出臺“粵菜師傅“工程方案,打造五邑美食品牌

江門美食文化源遠流長

無論是

早餐

                                                 正餐

小食

都有令喫貨們讚不絕口

的地道美食

作爲中國僑都

五邑飲食文化

享譽海內外

當然要通過“粵菜師傅”工程

將“江門美食”繼續發揚光大

爲此,江門市於近日出臺了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

方案有哪些亮點舉措?

讓小編爲您詳細解讀~

爲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提升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水平,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江門市於近日出臺了《“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

江門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的目標

發揮“中國第一僑鄉”優勢,將粵菜師傅培育與我市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以培養粵菜師傅和打造“江門美食”品牌爲重點,採取職業培訓、學制教育、校企合作、培訓+就業、師傅帶徒弟等模式,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傳播嶺南(五邑)飲食文化,助力農民致富和鄉村振興發展。到2022年底,全市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萬人次以上,直接帶動2萬人次實現就業創業。

江門將通過哪些措施推進

“粵菜師傅”工程?

01

打造開放的粵菜師傅培訓平臺

創建粵菜師傅技能培育載體:

充分利用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培訓機構、就業訓練中心、實訓基地、創業培訓基地、餐飲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培訓資源,大力開展粵菜師傅培訓。

推動廣東廚藝技工學校轉制升級。

促進相關職業院校打造粵菜師傅的廚藝特色品牌專業,推動建設粵菜師傅校企合作聯盟。

扶持傳承成果顯著、菜系品牌突出的機構建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技能名師工作室和專家工作室等培育載體,經認定合格的,予以資金扶持。

建設“粵菜師傅”培訓點:

實施“百店扶千戶、千師帶千徒”工程,公開選定社會信譽好、有經驗豐富廚師的粵菜特色餐館、飯店或酒店作爲“粵菜師傅”培訓點,按照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的原則,組織粵菜師傅培訓學員同時與培訓點、培訓師傅簽訂勞動合同和《師傅帶徒弟“一對一”培訓協議》。

培訓點須爲培訓學員購買社會保險,並按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薪酬。

培訓學員自培訓協議生效後2年內在培訓點工作並獲取廚藝相關工種職業資格證書,給予培訓點、培訓師傅和培訓學員補貼。

探索“五邑菜系”職業技能培訓標準:

探索開發“五邑菜系”專項職業能力和職業培訓包,從食材採集、工藝流程、菜品質量等方面開發培訓教材,明確培訓內容、課程規範和考覈評價模式等,開發多層級的評價標準,對通過考覈評定的,頒發相應證書。

支持五邑菜系學術研究,扶持五邑菜系品牌打造、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拓展等戰略項目。

鼓勵粵菜師傅培育載體開發具有江門鄉村特色菜系的培訓課程,對經省認可的培訓課程給予補貼,每個培訓課程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人數達50人次以上的,經評估後給予補貼。

實施粵菜師傅扶貧計劃:

圍繞我市扶貧工作和對口扶貧協作任務,引導精準扶貧對象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實現就業創業脫貧。

對參加粵菜師傅培訓的我市精準扶貧對象,實行免學費、住宿費、教材費,補助生活費、交通費等,由市扶貧資金給予補助。

02

完善粵菜師傅就業創業體系

實施“五邑菜系”彩虹計劃:

各市(區)挖掘至少一種當地特色且易推廣的美食,開發整套創業項目,將餐館的門面設計、菜式份量、價格標準化。

粵菜師傅按此標準在江門市內開餐館創業的,由餐館所在市(區)按照不超過標準化裝修和設備設施採購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創新“粵菜師傅+旅遊”就業創業模式:

融合江門的優秀文化和旅遊資源,結合發展“一村一品” “一鎮一業”,大力挖掘、推廣鄉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打造一系列美食名品、美食名廚、美食名店。

支持粵菜師傅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或外出創業。粵菜師傅在本地創業的,實施創業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制度,通過“政府+銀行+保險”模式給予創業貸款,並由創業所在市(區)給予創業貸款貼息扶持。

對粵菜師傅創業人員及其創辦的經營主體,按規定申請享受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

對屬於靈活就業、符合條件的粵菜師傅就業困難人員和院校畢業生,以及創辦企業吸納建檔立卡粵菜師傅貧困勞動力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

拓寬粵菜美食就業創業渠道:

依託鄉村旅遊資源,打造一批鄉村粵菜美食旅遊景點和鄉村粵菜美食旅遊精品線路,拓展粵菜師傅就業創業渠道。

開發粵菜美食加工、製作、包裝、推介等相關就業崗位,組織開展粵菜師傅專場招聘會,推薦就業。 

提高粵菜師傅公共就業服務水平:

各創業培訓定點機構開設餐飲特色創業培訓項目課程,爲有志創業的粵菜師傅提供免費創業培訓。

各級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平臺爲粵菜師傅提供政策諮詢、項目推介、就業創業指導、融資申請和補貼申領指引等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

建立創業導師專家庫,開展粵菜師傅創業大賽,提高其創業實戰能力。

結合鄉村地區特點,通過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現有農業產業園區、閒置廠房、零散空地等存量資源,整合建立一批主要面向粵菜師傅創業人員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

03

健全粵菜師傅激勵成長體系

實施政策激勵:

落實省級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獲得廚藝方面職業資格證書的對象給予補貼,貧困家庭學員同時給予生活費補貼。

落實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培育資助辦法,對獲得廚藝相關工種的高級技師,給予高級技師生活補貼;對在蓬江、江海、新會三區企業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給予養老保險補貼。

落實“粵東西北地區人才發展幫扶計劃”( “揚帆計劃”),對臺山、開平、恩平三市工作滿1年以上的廚藝相關工種的高級技師給予生活補貼。

樹立粵菜名廚典型:

支持相關行業協會開展名廚師、名粵菜、名餐店等評選活動,鼓勵各類餐飲企業建立粵菜師傅首席技師制度,優先推薦申報“全國技術能手”“南粵技術能手獎”等榮譽稱號,對入選江門市首席技師、技能名師工作室和專家工作室的領銜粵菜師傅名師、技能大師給予補貼,樹立粵菜烹飪行業領軍人物標杆。

強化國際合作接軌:

組織開展僑鄉美食推介和開拓職業發展活動,強化與國際著名餐飲聯盟、協會友好合作關係,積極爲粵菜師傅提供境外實習、就業創業機會。

探索以粵菜學術研討、廚藝展示、美食品鑑、名店促銷、博覽會展銷等形式,加強國際飲食文化交流,力促“五邑菜系”走向國際。

對出資培養國際認證高技能人才的餐飲企業,經評估認定後給予補貼。

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競賽:

鼓勵各餐飲行業協會和企業結合鄉村旅遊、農博會、美食節等活動,積極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競賽,對承辦市級競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對獲得市級競賽名次的選手,給予一次性資金激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