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週三報道的臨沂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引發衆多市民共鳴,不少市民紛紛撥打沂蒙晚報新聞熱線8966111建言獻策。10月24日,沂蒙晚報記者採訪城管、交警等相關部門,探討停車難的解決之道,未來共享智慧停車和停車收費將成趨勢,也是解決停車難的良策。

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上班把車停在單位,回到家裏則停在私家車位。這就意味着,白天,很多私家車位其實是閒置的。如果其中有一半可以利用起來,不僅可以緩解停車難,而且城市交通狀況還會得到極大改善。“如果可以通過手機,就能查找到附近的閒置車位,還可以導航,這樣就會非常方便。”李女士說,如果通過手機可以查看到一張全市的智慧停車地圖,讓停車信息透明化,讓停車位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更好地同大數據銜接,讓智慧出行無處不在。

日照市的智慧停車系統,我們可以用嗎?

“共享時代下,車位也可以共享,無論是智能化停車還是泊位共享,都可成功緩解停車難問題,將兩者相結合的話,城市的交通狀況會得到極大的改善,這可謂是一劑良藥。”宋先生告訴記者,智慧停車與泊位共享結合,只要軟件功能強大,能夠給市民舒適的停車體驗,這種形式也許會像網約車和網上訂餐一樣,成爲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市民王先生認爲,如果路內停車位週轉率提高,沒有長期佔用的情況,或許能夠緩解市區很多地方的停車難問題和交通擁堵情況。“只要路內停車收費了,就不會有人長期佔用路邊的車位了。你想啊,路邊停車位停一天要20塊錢的話,停車場要5或10塊,你會在路邊停一天嗎?肯定是停到停車場去。”同時他還建議路內停車收費和停車場收費都可智能化,要學習借鑑杭州、深圳等城市能夠在手機上繳停車費,省時又方便。

停車難問題是城市的通病,多年來也備受我市政協委員的關注。在歷年的提案中,委員們就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從規劃、建設、管理、法規、宣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政協委員熊珂安認爲,應該進一步完善停車場規劃,加大建設監督力度。政協委員周波則建議單位停車場夜間開放。一些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夜間空閒,而附近的居民區及路邊卻停滿車輛。管理部門應和這些單位商榷,在夜間向附近居民有償開放。政協委員郭春鳳建議建立智慧停車系統。

針對市民和政協委員的建議,臨沂市停車設施管理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認爲,由於城區內汽車保有量增速太快,短期內單純靠增加停車位供給難以滿足現在的停車需求,在“增”的同時更要“疏”,未來共享智慧停車和停車收費將成趨勢,目前,市政府正在積極開展智慧停車建設的前期工作。

清河北路與中丘路交會處的沿街免費停車位,每天都停得滿滿的。

●探討 爲啥中心城區停車這麼難?

車輛保有量激增 2017年底中心城區67萬輛

近年來,臨沂機動車保有量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根據臨沂市停車辦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臨沂中心城區小汽車保有量約爲67萬輛,停車泊位供給約50萬個。按照停車泊位規模是汽車保有量的1.1倍的通行標準計算,目前,中心城區停車設施缺口爲23萬個。根據《臨沂市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的預測,至2020年,臨沂市小汽車保有量約爲92萬輛,停車泊位需求約爲105萬個,需要新增停車泊位供給55萬個,停車位供給不足是中心城區“停車難”的主要原因。

公共停車場太少 僅佔全部停車位1%

根據臨沂市停車辦提供的數據,目前,停車供給結構現狀不合理。臨沂公共停車場的建設速度遠遠跟不上汽車的增長速度,供需矛盾緊張。配建停車設施約佔總停車泊位數的95.6%,社會公共停車泊位佔總停車泊位數4.4%,其中路內停車泊位佔3.4%,路外社會公共停車泊位僅佔1.0%。配建的停車場是城市停車設施的主體,承擔着絕大部分的停車任務,社會公共停車缺口較大,路內停車承擔比重過大。過少的社會公共停車供給,引發大量亂停亂放現象,影響道路系統的功能發揮。

停車位週轉率低 霸佔車位現象多

除了車輛保有量激增,停車位增長跟不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停車位的週轉率太低,特別是在免費的停車位上,許多市民的車輛霸佔好幾天,導致別人無法使用,這也是沿街商戶不願意與市民共享車位的主要原因,“我們樓前的空地屬於開發商,原來是敞開的區域,車輛隨便停放,結果周邊業主經常一停好幾天,根本無法給我們的客戶使用,所以我們只能設置圍擋自己使用。我們晚上確實空着用不着,之前晚上也免費敞開過,但是很多車輛停進去就不走了。”一位售樓處的人員介紹。

●停車辦說法

收費可以盤活車位使用週轉率

沂蒙晚報記者從臨沂市停車設施管理辦公室瞭解到,臨沂有關職能部門也曾多措並舉力求緩解市民的停車難問題。

2017年,臨沂城區的道路上出現了藍色停車位,這是市政府施劃的免費限時停車泊位,2017年,公安交警部門已經在蘭山老城區、北城新區、河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學校及居民區附近道路增加路內限時免費停車位12600個,以有效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

同時,市裏編制出臺了《臨沂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專項規劃(2016-2020)》,大力推進立體停車場建設,市政府通過聯席會議制度聯審聯批了4處立體停車場項目,規劃建設面積累計達16000多平方米,累計增加停車位供給約1000個。

另外,我市制定的《臨沂市城市停車設施管理辦法》已開始施行,在停車場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該《辦法》的出臺對規範停車場管理秩序、緩解停車難問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根據臨沂市現在的情況,眼下當務之急,最快速有效的解放方法或許就是盤活路內停車資源,提高路內車位週轉率。路內停車收費在解決停車難過程中算是快速有效立法,只有通過收費這個槓桿才能提高路內車位週轉率,實現車主快停快走,讓更多的車主享受到路內停車位帶來的便利!”臨沂市停車設施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沂蒙晚報記者 董立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