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三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2018年,对海南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四十年。这一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整整三十年。经过30年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小岛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近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电视政论片《潮起海之南》,全方位展示了海南在深化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让我们通过电视政论片《潮起海之南》,看看海南建省三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1988年4月26日,海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1个行政省,也是唯一的经济特区省,正式挂牌成立。海南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也变身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30年,海南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电子信息等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2.5亿元,与1987年相比,增长21.8倍。

在这30年岁月中,“奇迹”遍布琼岛大地:

电力“奇迹”

这张老照片中的火车车厢里,装满了各种型号的发电机。在海南电力奇缺的岁月,甚至需要动用火车来充当临时移动式发电站。如今,海南不仅发电能力充足,更迈入了清洁能源的时代。

公路“奇迹”

建省之初,海南能勉强通车的油敷路面不足1.2万公里,大多数乡镇相互隔绝。今天,海南公路网总规模突破2.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5公里,就算大山里古老的黎族村寨,也连接上了公路。

铁路“奇迹”

海南拥有全球唯一的环岛高铁,全线653公里的铁路,将沿海12个市县连成3小时生活圈,更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无缝衔接,实现空铁联运。

航空“奇迹”

30年前,整座海南岛仅海口市内拥有一座小型民用机场。每次飞机起降,几乎从屋宇和人们的头顶掠过。30年后,海南已拥有海口、三亚、博鳌三大机场,开通440条国际国内航线。

绿色生态“奇迹”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海南这片土地上有着1944公里蔚蓝绵长的海岸线、62.1%的森林覆盖率、4000多种野生动植物。

早在193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便这样向世界介绍海南岛:这里是除巴厘岛、火奴鲁鲁以外的世界上第三个“天堂岛”,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的发展理念正在引领海南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海拔高、垂直带谱完整、生态类型丰富,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从2007年以来,一批年轻的大学生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鹦哥岭,组建起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传统的保护不同,大学生们的到来,更是把生态科研带到了鹦哥岭,从发现新物种到发表科学论文,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护着鹦哥岭生态多样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岛原始林面积最大、海拔高差最大、生态类型最完整的森林保护区,与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一并成为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三块热带雨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茫茫林海,守护着海南黑冠长臂猿最后的栖息地。它们被公认为全球现有灵长类动物中,数量最少、最濒危的物种。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保存着中国最完整、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这种热带海陆连接处独有的植物群落,是海陆生态的守护者,目前海南红树林正在不断恢复规模与分布。

今天,海南全省已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44公里的海岸线有专门的管理法规予以保护。在海南,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孕育一场了不起的深刻变革。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十年,砥砺奋进,已至而立之年。三十年,沧海桑田,又是弹指一挥间。一个美丽的新海南正在迎着下一个三十年,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