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葉嘉瑩先生新作《回憶南懷瑾先生》,甚爲驚奇,先生與南師早就有甚深的因緣,兩人曾是同校老師,葉先生生平第一本詩詞集《迦陵存稿》也是南先生幫助推薦出版的。

在我第一次踏進當地新圖書館,當以爲“無書可看”時,滿眼的書,就無目的地在書架前隨意地瀏覽,看與哪個有緣,相信心有靈犀,書是有生命的,而生命與生命相通。

忽地一本書從書架上跳出來,《中國古典文心》,顧隨講壇實錄,隨翻幾頁,與心暗合,非常喜歡。細讀後方知,真孤陋寡聞,原來這是上世紀國學大師顧隨先生的巔峯之作,遊走儒禪道,隨處皆圓,正是其得意弟子葉嘉瑩精準詳實的聽講記錄,珍藏六十多年後才公諸於世。

能夠相遇,必具深緣。不講古代,就是生在同時代,能夠謀面的也無幾何,然文字這個載體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可與同代對話,可與古人交心。皮肉隨緣存於一世一時,生命的精神總在延續交融。

就如當初探討生命,由讀南師《金剛》、《楞嚴》而一發不可收,摧發出無數的因緣。譬如種子會遇不同的土壤、氣候環境,吸收養分,繼而發芽成長,長成大樹。

因緣組合不可思議,迦陵先生錯失南先生度化參禪,卻致另外因緣,展轉而遇宣化上人、趙樸初老,欣聞《法華》,成就着別樣的醒悟,在詩海中暢遊,以美度衆無數,入詩詞三昧,誰能說與禪無涉!

嘆因緣不以人意爲意,順之無不自在,天清地寧,各安其處!大樹可參天,小草自芬芳。

一篇小文,引出無限感思。其時已是深夜凌晨一時多,看文畢,方欲閉眼睡去,忽牙痛發作,抓不着,撓不得,乃前幾日本有入冬消息,還着夏衣,貪涼而生,一陣陣的。

沒有經歷過牙疼的人,無法感受那是怎樣的頭暈地旋。說是牙疼,牙倒不疼,疼的是牙根、牙神經,直到整個身都在難受,睡臥不寧。疼得要掉眼淚,死的心都有了,或者想是催命來的。

這時沒有其他辦法,唯用一招,疼既來了,沒法攆走它,只有受,體驗感受這撕破身心的疼,在心中不住地參問疼:你從哪裏來?疼時我的心在哪?說來也怪,那麼的疼,一觀一問不疼了;忽又突然地來,來了就問,如是三番,感覺不會疼了,全身輕鬆,倒頭睡去。

疼無所來,去亦無所。該來的隨它來,不拒也不迎,心不隨之去,更不隨之惱。只是沒甚功力,觀不出何由所致,怎麼好好的突然它就來了,又忽然它就沒了,極致的兩種體驗。

這也算是葉先生帶來的緣,不遇這個緣,就轉到另外的緣,緣緣不定,機緣觸動。我想是想南師了,一晃走了六載,深深地懷念!作大師子吼,餘音終不散!痛牙作別參,翻苦即爲樂。

迦陵與慧心

還有顧隨先生的人生學問,相遇雖晚,總在心中生出景仰!更加地欽佩葉先生,會通東西文化,靈光閃現。能讀到幾位當代大先生的著述,實在三生有幸!(文/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相關鏈接:南先生作獅子吼 咆哮中西 月圓前夜 倍思懷師

南懷瑾師誕辰百年 睹跡思人 見字如面 南懷瑾先生墨跡欣賞 誕辰百年恍如昨日

眼見不如心見 讀書無異讀心 忽地看到這本書 激活了讀書情結

【國學解碼——高大 深廣 百科式 智慧全方位 解碼萬法生命!

國學正能量,解碼向覺道!以文結有緣,歡喜訂、評、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