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廣東省中山市外事僑務局、中山市實驗小學、緬甸曼德勒雲南同鄉會承辦,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資助的“2018華文教育亞洲巡講團”抵達緬甸曼德勒,在雲華師範學院開展爲期兩天的華文師資培訓和講學交流活動。

雲南同鄉會會長尚興璽對巡講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感謝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對海外華裔青少年傳承中華文化的關心和投入,感謝中山市實驗小學的教師們“面傳身授、傳經送寶”。

簡短而隆重的開課儀式後,巡講團老師馬上爲在座的華文教師及同學們送上了形式豐富、內容精彩、實效突出的專題講座。

楊笑老師的《古詩的誦品吟》課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從精神傳承與文化血脈上爲師範學院的師生們進行了一次清晰的梳理與文化的普及,講至動情處,楊老師走下講臺和聽課的師生互動,品詩詞,試吟唱,傳深情,悟詩境,全場沉浸到古詩古韻之中,或清麗婉約,或豪放大氣,或憂國憂民,或酣暢淋漓。

趙建華老師的《段落教學案例分享》,以小學中年段學生的習作教學案例爲抓手,向師生們形象、細緻而具體地呈現了一節紮實有效的習作課堂教學,把嶄新的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智慧,帶給了課堂上的師生。

吳麗輝老師的《趣教漢字》從中國漢字的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三大類入手,緊扣“趣味”二字,針對海外華文教育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識字興趣低、教學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和識用語境少”的現實困境,詳細而具體地探討了各大類別的教法與學法。

袁春見老師的《簡單的課程設計》以“花事”爲例,細談如何設計一個課程,將課程設計的四要素結合教學實例深入淺出地爲在場師生作了親身示範與過程引導,從“花名歌”裏的民風民俗到精神內涵,從“梅花三弄”裏的流行元素到文化底蘊,從“畫梅賞梅”到文化傳承,娓娓敘來,生動形象而啓迪深遠。

易品老師的《梨園京劇精粹美》講座以介紹京劇的四大行當、四大基本功、代表人物、經典劇目爲線索,充分利用生動的語言、精彩的故事、優美的唱段、豐富的圖片,與海外華文教育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同領略國劇的迷人風采,此講座受到了華文教師及學生們的高度好評,反響熱烈。

王文儒老師的《成語可以這樣教》從瞭解成語、喜歡成語、學習成語、運用成語、傳播成語的角度趣談成語,把成語的來龍去脈、使用場景、學習方法、教學活動設計等向聽講者作了系統的梳理和指引,同學們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積極、熱烈。

雲華師生們反映,“國內名師”以“傳經送寶”形式進行海外華文教師培訓,有利於提高受訓者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真正爲他們帶來了可示範、易操作的教學展示和借鑑。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成立14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爲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華文學校提供遠程直播課、定製課和實景課堂教學,在常年爲80多個國家開展遠程培訓的基礎上,定期選派國內名師赴海外面授,每年有不少於18個國家的華文教師接受面授培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