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國內知名的旅行交流網站,是很多旅遊愛好者查詢攻略、分享經驗和心得的平臺,喫喝玩樂一應俱全。馬蜂窩從2006年成立至今,積累了大量忠實用戶。

(圖源:google)

近幾日,馬蜂窩卻被“捅”了。

在一篇《估值175億的馬蜂窩,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中,作者稱馬蜂窩涉嫌大量的虛假宣傳,很多點評內容均抄襲自攜程、美團、Agoda、Yelp等,還充斥着大量的殭屍粉和水軍,表面風光,實則是一座“鬼城”。

文章迅速爆紅,大量評論和轉發瞬間炸開了鍋。有人說,是假內容“捅了”馬蜂窩,馬蜂窩自作自受。

面對如此赤裸裸的批評,面對無數粉絲和用戶的質疑,馬蜂窩坐不住了。

在10月22日早晨,馬蜂窩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聲明,提到了幾件事:

第一,對平臺各類虛假信息展開查處,一直以來,馬蜂窩致力於打擊廣告行爲,已查封15000個違規賬號。

(圖源:微博)

第二,點評內容在整體數據中佔比較小,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量佔比微乎其微。馬蜂窩往後將繼續更好地服務於用戶,打擊各類虛假點評信息。

(圖源:微博)

第三,用戶的原創內容是平臺的立身之本,更是情感連結的紐帶。將真誠和熱情的用戶稱之爲“殭屍粉”、“水軍”,是歪曲事情的攻擊行爲,馬蜂窩將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圖源:微博)

在回應中,馬蜂窩對於稱自己的用戶是“殭屍”、“水軍”這一攻擊行爲,表示將追究到底。也有網友指出,馬蜂窩的官方聲明,不就恰好承認了存在“涉嫌虛假點評的用戶”嗎?

由此推測,在馬蜂窩,真實用戶評測有,假的點評也確實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旅遊體驗也是板上釘釘。

奇怪的是,馬蜂窩傳出醜聞,除了喫瓜看戲的網友,人們的態度卻一反常態,紛紛站出來力挺馬蜂窩。

(圖源:微博)

也有人說:“不就是虛假評論嗎,內容互相抄襲、搬運早就已經是業內常態了”。 對於這種小事,人們已經不生氣了,可能是已經看過太多太多了。

然而,比“馬蜂窩造假”更可怕的,是人們對假數據的習以爲常。

習慣了圖片僅供參考,習慣了實物與廣告不符,習慣了在各種濾鏡生活,也就忘了那個很久之前,人們生活着的“牛肉麪裏有牛肉”的淳樸年代。

如今,科技進步了,霧霾遮住了的蔚藍的天空,工廠污染了清澈的河流。大量真真假假的信息一股腦兒灌入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就像在一個巨大的垃圾海洋中,閉着眼睛、蒙着耳朵在水裏漂浮。

是啊,只要接觸互聯網,就有可能接觸到這類信息,大部分人甚至已經成爲習慣,並開始向其妥協。甚至,有的人早已經磨練出一身辨別“水軍”、“假評論”的真功夫。

但或許,正是諸如此類視而不見的態度,縱容着一批造假的人,而這些人利用人們的麻木,繼而傷害更多的人。

當你能辨別出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的時候,別忘了,也曾有無數由於未能辨別虛假廣告的“魏則西們”倒了下來.....

其實在國外,造“馬蜂窩”的人不計其數,擅長利用人們的信任作惡的人也不在少數,甚至很多爲人敬仰的精英大佬,最終卻被證實造假。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19歲的年輕女性,創造了一個騙局後登上各大媒體頭條,人們對之深信不疑,直到被人們揭發這一謊言。

在Forbes最新公佈的美國女性財富榜中,31歲的Elizabeth Holmes憑藉45億美元身家成爲全美第一年輕女富翁。

年輕貌美的她,以創新的概念發明出新的檢測系統,在19歲就創立了Theranos公司來實踐她的夢想。

她以創新的理念發明了一項先進的黑科技。據說,此係統只需要從病患手指頭取得一小滴血,便可以在數小時內獲得70多種檢測結果。

而且,病人去醫院診所驗血時,動輒就要花費數百美元,但Theranos的產品最低只要2.99美元。

在Theranos的宣傳中,他們的技術能用一小滴血就能完成傳統驗血法抽一整管血液的檢測。左邊是一般驗血所需的血量,右邊是Theranos的。

這套全新的檢測系統獲得了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畫服務中心 (CMS) 的認證,成爲美國公立醫療保險給付項目之一。

而Theranos此前已經募集到4億美金,市值預估超過90億美金,吸引了包括甲骨文公司創建人埃裏森等人在內的大批投資者。

甚至登上福布斯。

女版喬布斯 、斯坦福輟學 、 40億身價 、 美女創業者 、 顛覆傳統科技......這些標籤不斷推進着她的事業,推動着她的成功。

只不過,謊言終究是謊言。

2015年10月15日,《華爾街日報》爆料稱,Theranos涉嫌虛假宣傳。直到2014年,該公司接受的大量血液檢驗樣品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採用其專利技術和儀器檢驗的,大部分仍然使用傳統機器。一位前資深員工透露:“Therano使用的Edison儀器只能進行15項常規檢測。”

隨後,Theranos在其網站上刪除了“只需幾滴血即可”的宣傳語。

一天之後,《華爾街日報》又拋出一枚“重磅炸彈”稱:據Theranos公司內部人士爆料,FDA在突擊檢查之後,責令Theranos公司停止絕大部分刺手指取血檢驗項目,僅允許保留其中一項。

Theranos一度宣稱自己的技術只需要不到傳統血檢十分之一血量就可以完成全部檢測

今年3月18日,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發送給Theranos公司一份文件,文件稱Theranos公司將面臨重磅罰單,若Theranos在十天內未對該文件予以反饋,則其創始人兼CEO Elizabeth Holmes將被吊銷公司行政權,吊銷時間爲2年並禁止其從事醫療行業。

新式血檢錯誤百出,創業女神跌下神壇....

可以想象,當時有多少人相信這項技術。去醫院抽了一滴血,結果卻錯誤百出。如果因此影響了疾病的治療,病人的病情加重,這纔是最可怕的。

很多企業和創業者背後都充斥着謊言,他們雖然成功了,卻忘了最基本的正確和錯誤是什麼。

不久前,外媒報道一座世界頂級學府終身教授學術造假,幾十篇論文一夜之間全部撤下,他的研究從最開始就是一個欺騙。

無數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學生瞬間跌入無盡的深淵,十幾年的研究瞬間化爲泡影。毀了無數人的青春,滅了無數人的理想。

欺騙,每個人都應該在詞典裏學習過這個詞的含義。欺騙人的錢財,尚有法律作爲保障,欺騙人的感情,卻被很多人當做習以爲常。

或者說,欺騙消費者的感情實在太容易了,但企業卻把欺騙變成一種無奈之舉、理所應當......

在馬蜂窩發佈聲明的評論中,有人說,虛假點評不可怕,可怕的是:“我攢了兩年的錢,請了五天的假,跨越了兩千公里,你就給我看這個?”當你看到種種攻略,卻發現眼中的景色完全不同,在真假難辨的社會,這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欺騙?

在這樣一個信息的時代,你很難分辨,或者也已經懶得分辨,只是守好自己的底線,保護好自己愛的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夠了。不能改變的是——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真的就是真的,假的永遠是假的。

人們偵破了一個又一個騙局,雖然結果可能是徒勞,但人們都應該繼續鬥爭下去。那些說真話的人,敢做實事的人,也都值得褒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