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喫五穀雜糧,幾乎沒有不生病的。用藥常是第一選擇,因此,合理用藥就很重要。藥品是把雙刃劍,其療效和毒性(不良反應)共存,用對了就是藥,用錯了即成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有一句忠告:“很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因此,掌握合理用藥的知識與基本原則,更好地抗擊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讀懂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生產單位對藥品主要特性及技術標準的介紹,是醫師、藥師、護士和患者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是宣傳合理用藥和普及醫藥知識的指南。藥品說明書一般都包含有關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學信息,既要能指導用藥,又要說明濫用的危害,要求寫得具體、詳細、明確,語言通俗、嚴謹、易懂。

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仔細讀懂說明書,尤其是【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用法與用量】等項。

服藥要考慮人體的生物鐘節律

人體的生物鐘節律即指人體內調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爲現象有節奏地出現的生理學機制。例如肝臟合成膽固醇、三酰甘油的時間多在夜間0時~3時;血小板計數的雙相聚集性多在上午6時~9時增強;而胰島β細胞每日分泌胰島素極有節律,清晨始升高,午後達高峯,凌晨跌至低谷;同時它還與進餐有關,3餐後分別出現3次血糖高峯,刺激胰島素分泌,血中濃度由20μU/ml(微單位/毫升)而升到50μU/ml~150μU/ml。

因此,服藥應結合人體的生物鐘規律。鑑於膽固醇合成的峯時多在夜間0時~3時,調節血脂藥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氟伐他汀等提倡睡前服用,與促進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同步,以便更有效地抑制酶活性,有助於提高療效。一般利尿劑宜於清晨服用,以避免或減少夜間的起夜次數和排尿過多,影響休息和睡眠。

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具有晝夜節律性,每日上午7時~10時爲分泌高潮,大約450nmol/L(納摩爾/升),隨後逐漸下降,下午4時約110nmol/L,午夜12時爲低潮,此是由促皮質激素晝夜節律所引起。臨牀用藥可遵循內源性分泌節律進行,宜採用早晨1次給藥或隔日早晨1次給藥,以減少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反饋抑制而避免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下降、甚至皮質功能萎縮的後果。

正是因爲人體具有生物節律的特點,用藥時可以考慮依據人體的生物鐘和藥品性質分別選擇晨起、餐前、餐中、餐後、兩餐中、睡前服用

按時服藥

藥品在一天裏給藥幾次、每次間隔多長時間是藥學家依據幾個參數制訂的,患者應當按時服用。

1. 給藥次數是根據藥品在人體內代謝和排泄的時間快慢(血漿半衰期)而定。大多數藥品是一日3次給藥,在體內代謝和排泄較慢的藥品,可一日2次,在體內代謝和排泄更慢的藥品,可一日1次;而在體內代謝和排泄較快的藥品,可一日4次~6次或每隔4小時~6小時給藥1次。

2. 各種劑型最適宜的服用時間,主要是考慮藥品的最佳吸收和發揮作用的時間;其次是避免或減少藥品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

3. 藥品的血漿半衰期是指藥物自體內通過各種途徑消除一半量所需的時間,即每間隔1個半衰期,血漿中藥物濃度下降50%。半衰期是一個常數,但長短因藥而異,在一般情況下,代謝和排泄快的藥品,其半衰期短;而代謝和排泄慢者的藥品半衰期較長。一般約經過5~7個半衰期,血漿中藥物幾乎被全部清除。臨牀上可根據各藥品的半衰期來確定適當的給藥間隔時間(或每日給藥次數),以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並避免蓄積性中毒。

以青黴素爲例,其血漿半衰期爲40分鐘,按在體內消除殆盡來算,需經7個半衰期,也就是280分鐘,血漿濃度爲零。青黴素對繁殖期的細菌作用顯著,對靜止期細菌影響極小。在高滲環境中,如沒有足夠的藥物濃度,細菌即使胞壁損傷了仍能繼續生存。因此,爲了不給細菌苟延殘喘的時間,必須一天內多次給藥(服用)。

能口服就不要靜脈注射、滴注

靜脈滴注與口服(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的給藥途徑不同,在藥物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血漿達峯時間、血漿峯濃度、血漿半衰期上相比,必須依照具體藥品辯證分析,有些品種差距很大,但大多數品種則十分接近。在臨牀中,除了急性疾病者、搶救瀕危者、昏迷者、不能進食者或必須靜脈給藥的藥品(沒有口服制劑的),大多數給藥應以口服爲主。

例如,非甾體抗炎藥美洛昔康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爲89%,進食對藥物吸收幾無影響,肌內注射吸收迅速和完全,生物利用度平均在99%以上,因此,臨牀上如非必要都應用口服制劑。

對於慢性病、常見病、可以進食者或適宜口服給藥者沒有必要注射。口服與注射給藥生物等效性近似的,凡是口服可收到療效的無須注射,或在病情穩定後採用序貫治療的(如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慢阻肺急性發作、闌尾炎等),都要儘快由靜脈滴注改爲口服給藥。

盲目輸液、過度輸液會給患者帶來感染、熱源、血管內膜損傷等等,同時也浪費了許多醫藥資源。因此,WHO提倡:“能口服的不注射,能注射的不輸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