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是黃庭堅對自己夏夜登樓眺望所見的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武昌的一個炎熱的夏夜,黃庭堅登上了武昌蛇山頂上的南樓乘涼。

古往今來,在炎炎夏日,人們就離不開乘涼二字。譬如,李白《夏日山中》的“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楊萬里《夏夜追涼》中的“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秦觀《納涼》中的“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由此可見,想要擁有一片清涼,就必須要擁抱大自然。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是一首夏夜乘涼的佳作。它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在詩、書、畫等領域均有很高成就,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他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詩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又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爲“蘇門四學士”。

《鄂州南樓書事》是黃庭堅被罷官司後,在武昌登上高樓乘涼時所作。故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寫了黃庭堅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以及流露了他仕途坎坷,動輒就遭罪的悵恨之情。全詩雖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從寫景上看,它美到令人心醉;從寫情上看,它又可以帶給人們一片清涼。

《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並作南樓一味涼。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是黃庭堅對自己夏夜登樓眺望所見的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武昌的一個炎熱的夏夜,黃庭堅登上了武昌蛇山頂上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的清輝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正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里,盛開着的菱花、荷花,正瀰漫着淡淡的芳香。

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黃庭堅以南樓爲中心,構造了一個高遠、清淨、富有立體感的詩境。並且,他還以自身感受將登樓眺望所見描繪得淋漓精緻。如這裏的山光、水光、月光,是黃庭堅通過視覺所感受到的;而芰花、荷花的淡淡香氣,則是黃庭堅通過嗅覺所感受到的,可見整體上黃庭堅構思的巧妙。同時它也爲下文的清涼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它的意思是說,夏日的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管不到它們。所以它們便可以慷慨、殷勤地爲南樓送來一片清涼,供我與遊人歡快地消受啊。同前兩句的自身感受一樣,這裏的“一味涼”,說明了是黃庭堅的觸覺所感受到的。這樣寫的好處,便是可以生出讓人們如臨其境地感受。

而這裏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是黃庭堅情感上的轉變。黃庭堅的一生,道路崎嶇坎坷,宦海沉浮更是身不由己。所以對於無拘無束的明月清風來說,他是十分嚮往的。但是一想到自己每每遭受人陷害中傷,就充滿了悵恨和無奈。正是這個時候,明月清風帶給了他夏夜的一片清涼,也讓他煩熱的心境得以清淨,從而達到內心的曠達。

綜觀黃庭堅的這首詩,他所描繪的景色,無不柔和、恬靜。它們的存在,正是爲了送來涼爽和舒適。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黃庭堅這首詩所體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所以說黃庭堅登上高樓乘涼,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便帶給人們一片清涼。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