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不菲的奢侈品皮包、早餐里常有的盒装牛奶、一双网购的运动鞋……这些都有可能是坑害消费者权益的假冒伪劣商品。中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病根”在哪?又该怎么去治?

假货无法消除“病根”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打而不绝,假货生产源头根治任重道远;第二,制售假团伙跨国境跨平台流窜现象日益严重;第三,制售假违法成本太低,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迫在眉睫。

假货源头打而不绝,背后反映出现行相关法律或执法、司法现行实践和标准已难以适应打击此类犯罪迅猛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售假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绝大多数制售假处罚难以达到“让售假者痛”的治理效果,其结果就是“违法犯罪分子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人员累死、消费者哭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而“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屡屡在今年两会时被提及。

要加快推动专利法的修改,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加大对各类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将出台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进知识产权“快保护”“同保护”等多项举措,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设立更高的惩罚性赔偿措施,以经营额为计算基准,实现“一次造假、终身负债”的经济制裁。

假货已成为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毒瘤,建议国家从立法角度完善打假法律体系,让法律起到足够震慑作用,将制假售假者的个人信息纳入其诚信体系,影响其银行贷款等,让其付出高额代价。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制假售假可耻的氛围。

加大对假货源头的治理,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推动制假行为直接入刑,提高制假售假犯罪的法定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