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佛法認爲世間一切事情,皆有因果規律可循,幸福的人也是福報大的人,不幸的人也就是福薄之人。

那些福報大的人,身上往往會有這三個特徵,而那些福薄命苦之人,身上往往不具備這幾個特徵,看一看你是哪一種人?

第一、不貪。

俗語說:“貪婪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爲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就愈不幸,且永遠都不能感到滿足。”事實也確實如此,貪心越重的人就越不幸,因爲貪婪與幸福,就好像兩條平行線一樣,永遠都不能相交。

貪在佛法中被稱爲貪毒,是每一個學佛人都需要戒掉的,因爲人生大部分痛苦和煩惱,都是貪心誘發的,若能戒掉你的貪心,福報就會越來越多。

諺語:“有些人因爲貪婪,想得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貪心一定要除,並且還要懂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

第二、惜福。

這第二種人,懂得惜福的人也是最有福的人。福報其實並不是越多人就越幸福,而是越懂得惜福的人,就越覺得自己活得很快樂。

如果一個人福報很大,家財萬貫,妻妾成羣,這樣的人若不懂得惜福,再大的福報也會被耗盡,那時等待他的會是更大的災禍。若是一個人懂得惜福的道理,就算福報很少,因爲懂得勤儉節約,他的福報就會用得更長久。

福報是需要儲蓄的,而不是有了福報就要去享受福報,當你在享受福報的時候,福報就會被慢慢消耗,當你懂得惜福積福並且不去耗福時,福報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三、不執著。

福報大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執著。不執着於任何事情,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影響到他。不執著是學佛的至高境界,《金剛經》上提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及如是降伏其心。這些都是佛在告訴我們,凡事都不要去執着。

執着一詞語出自佛教。原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一般泛指固執或拘泥,對某種事物的追求不捨。

《百喻經》上有這樣一段話:“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說實是非法。”學佛人若執着了現象就無法悟道,無法見到真實的本體。

任何人只要執着了,無論執着任何事,都會產生諸多煩惱和痛苦,所以不執著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福報,甚至連福報都不去執着,便不再會有任何煩惱。

世間萬事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聚善離合是現象的根本規律,只有順應這種規律去做人做事,做一個不貪、不嗔、不癡,懂得積福、惜福又不執著的人,不順的事情纔會遠離我們。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