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慧社區,誰能撩到這個萬億市場?

當前,大部分房企纔剛剛摸到智慧社區的門口。

文 /林志願

編輯 /李惠聰

近日,上海虹口區針對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提升亮出利劍:將大力健全物業服務市場,加快物業服務信息發佈平臺推廣和應用,有效懲戒失信物業公司,完善物業公司淘汰機制。虹口區將對居民不滿意、管理水平低的物業企業實行末位淘汰制。

而虹口區只是一個縮影,當前不具競爭實力的物業公司正面臨着“質量”淘汰賽,洗牌時刻到來。

據不完全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全國退出市場的物業公司便有4000多家。

騰訊智慧地產海納平臺總經理章顯表示,“這些被淘汰的企業大多是規模較小、能效相對較差、管理水平不達標的物業服務企業。”

有一個萬億級別體量的社區服務行業,當前不論是地產商、物業這樣的直接利益相關方,還是智能硬件、互聯網企業、傳統的零售、金融、服務等外部服務型機構,都在激烈爭奪智慧社區這個多年前無人問津的市場。

“物業本是傳統業態裏信息化發展相對較慢的行業,我覺得未來在這個行業充滿了很多的機會。”騰訊智慧地產海納平臺總經理章顯章顯說道。

互聯網企業搶蛋糕

智慧社區的發展需要藉助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智慧社區的改造也爲互聯網企業撩開“房地產”行業市場的一角提供了機會。

至今已有不少互聯網企業切入互聯網社區,並渴望在智慧社區商業大戰中搶奪自己的一份田地。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有的互聯網企業通過打造社區開放平臺把智能社區產品賣給物業公司,從B端獲利,而有些企業則是自己打造智能社區產品,打造屬於自己的智能物業公司。

作爲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去年12月就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社區開放平臺“騰訊雲海納智慧社區開放平臺”。

據介紹,房產項目利用騰訊海納後,便能爲住戶提供智能門禁、繳費、報修、快遞等多場景、一體化的線上解決方案。

章顯介紹,“騰訊雲會攜手微衆銀行與企業微信打造智慧社區。微衆銀行將與騰訊雲海納智慧社區開放平臺一起把完善的解決方案融入到用戶每天的生活場景中,例如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在金融領域進行身份覈查,幫助社區產業鏈在社區公共事務及資源管理控制上的決策,如維修基金投票、積分平臺等。”

“另外,企業微信可以在智慧社區生態中發揮觸達和管理的功能,基於騰訊海納平臺把這些能力提供給物業企業。通過企業微信社區將B端和C端相連接,以更好地實現業務的閉環。”章顯表示道。

在聽了章顯的表示後,新地產財經質疑道騰訊海納與支付寶上的“生活繳費”、“物業維修”、“快遞上門”等服務有什麼區別?

章顯解釋,“海納希望的是達到業主共管的模式,讓業主明白我們物業費交給物業公司後用在什麼地方,這樣的信息交互,創新不只是支付交易,更是對資金的流動趨向做更好的監管,讓老百姓明明白白的去生活,讓業主能夠參與到裏面來。”

“像維修基金要有三分之二的業主投票才能使用,我們通過這樣線上工具,微信投票結合銀行的實名認證體系,特別是在銀行開戶是具有法律效益,這種投票某種意義比線下問卷更客觀真實,這都是我們在流動資金物業費方面的差異。我們有非常完善的微信推送信息,可及時知道投票結果,推送精準及時有效”章顯解釋道。

據瞭解,騰訊海納目前已覆蓋超過4500個小區的18個社區應用場景。

對於未來的暢想章顯表示,“騰訊雲將通過騰訊海納這個開放平臺扶持超過100個精品應用,引入100個城市運營方,打造估值100億級別公司。”

談及騰訊海納在市場上的信心,章顯解釋,“結合微信的生態,用公衆號、小程序,這可以滿足智慧社區的需求,現在用戶打開APP時間非常短,停留微信時間特別長,結合微信本身的特性,流量的優勢,包括每個小區都有微信羣,騰訊海納推廣起來相對容易,用戶裝載APP成本很高,但是海納可以利用微信的流量,讓物業公司和居民接觸到海納。”

此前,資本與互聯網公司進入租房市場導致房租增高,新地產財經也質疑道騰訊海納是否會助漲居住物業費提高。

章顯表示,“有些人會質疑我們的智慧社區產品提供給物業公司使用,最後成本會嫁接到住戶身上,我覺得恰恰相反,當物業公司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利用數字化的工具或者信息化的手段配合企業轉型可以幫助企業節省很多人工成本,反倒會降低住戶的物業費用。

“我們打造的騰訊海納基礎功能是完全免費的,增值服務方面會根據不同的企業不同需求而定價,但企業購買了我們的產品會獲得更多的服務,物業企業正面臨淘汰洗牌時刻,是否擁抱信息化,有沒有轉型的意識,就看物業公司的選擇。”章顯說道。

除了騰訊之外,面對當前海爾、美的等一大批家電巨頭紛紛推動從智能家電向智慧家居的轉型,長虹也以“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爲突破口,打造自己的智慧社區物業公司。

目前,長虹智慧物業已經完成了對全國各個城市的1000多個住宅小區業務覆蓋。

另外,智慧社區也成爲了京東“淘金”新高地。近日,在重慶、成都、西安、杭州、紹興和廣州等城市,京東全國首批7家“京東幫智慧社區店”正式開業。

“京東幫智慧社區店”可以爲社區居民提供家電、家居和家政到家服務、智能健康產品銷售服務以及房屋改造家裝服務。

按照京東設想,“京東幫智慧社區店”主要佈局在城市居民生活區,主要圍繞周邊5公里範圍的城市社區消費者,不僅提供包含家電安裝、家電清洗、家政保潔、快遞收發、手機維修、地暖安裝、家庭裝修等社區高品質服務,還提供智能、健康生活的家庭配套商品及解決方案。未來還將與社區物業進行合作,延伸其他服務。

據瞭解,京東目前計劃在全國一至三線城市開設100家“京東幫智慧社區店”,3年內完成所有地級市的社區店開設。

智慧社區的痛點

有蛋糕就有競爭,可蛋糕不是人人能喫的。概念高大上、內涵極廣的智慧社區,建設過程卻步履蹣跚。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大部分企業觸摸到了智慧社區的存在,但這個構想仍然飄在空中,還沒有企業能做到獨佔鰲頭並且盈利。

房地產企業、物業公司、互聯網企業等服務商是目前智慧社區的參與者,各方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盤。

據風華正茂科技的專家表示,在大部分逐利的地產商眼裏,“智慧社區”都是惹眼的營銷噱頭,所謂智慧社區打造只有可以增強直觀銷售亮點、提升售價的基礎硬件,如小區WIFI。

打造物業管理與安全服務、智能家居、便民服務這些綜合性智慧社區要素似乎不在開發商的興趣範圍內。

而面臨轉型壓力的物業公司熱情原本是很高的,但先天不足,低廉的物業費收入讓本應該是主導者身份的物業公司只能淪爲各方勢力的資源“接口”,很多時候,物業公司非但不願意爲智慧社區付出,還要收取高昂的“接口”費。

看起來,就是爲了智慧社區而生的第三方平臺才最有主導的動力和義務,而事實上來看,沒有體系化沉澱、強用戶粘性就急於流量變現的結局是既沒有推動智慧社區發展,起來又倒下的平臺又比比皆是。

“智慧社區的概念儘管面世已有很多年,但普及度及認可度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形成好的商業模式,二是傳統物業和新的通信技術結合得慢。以物業、安防、家電等‘分江而治’,各個行業習慣單打獨鬥,缺乏面向整個智慧社區的全局考慮,無論對技術還是服務都沒有通盤謀劃。”武漢羣邁科技創始人表示道。

雖然目前智慧社區還存在諸多問題,而目前基於互聯網而產生的基礎物業服務加上社區増值服務已有萬億級市場,也正是行業吸引資本市場的地方,未來智慧社區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微信名:地產雜誌

微信ID:dichanzazhi

《地產》雜誌,中國房地產首席專業期刊。《地產》雜誌官方微信,權威業內新聞發佈平臺,名家供稿、大行視點、引領趨勢。給你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不一樣的房地產新聞,盡在《地產》官微。

想了解更多?

趕緊掃碼關注我們

地產雜誌新媒體爆料請加微信↓↓↓↓

lihuicong2005;linzhiyuan358234;frx9157312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