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张飞:

张飞字益德,是涿郡人,他年少就和关羽一起在刘备处打拼。关羽比张飞大几岁,张飞就把关羽当哥哥看待。

话说刘备曾经跟随曹操一起灭掉吕布后回到了许都,张飞也在去往许都的人群中,曹操当时也没有忘记这位张飞,就封他为中郎将。众所周知,没多久刘备离开了曹操而来到了袁绍处,在官渡之战前刘备放弃了袁绍又投靠了刘表,张飞一直是忠实的追随者。

长阪之战简介:

刘备依附刘表之时,曹操大军讨伐刘表。刘表在紧要关头去世了,荆州陷入一片恐慌。刘备的地理位置也是首当其冲,曹操很不客气,可以说是撵着刘备跑。

曹操锁定了刘备之后,大军追击,一天一夜之后来到了当阳的长阪地界儿。刘备听说曹操如此迅速的到来,立刻决定抛下自己的老婆孩子独自逃生。另外,面对曹操大军,刘备派遣张飞率领二十多名骑兵断后,以此来拖延时间。

张飞率领的二十多个骑兵,依靠当地的一条河流,拆掉桥之后在岸的另一边瞪着眼睛提着长矛大喊:“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最终曹军没有人敢接近张飞,刘备因此获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情景再现:

1:赵云救阿斗和张飞大吼的先后顺序考

根据为数不多的资料,我们可以根据先后顺序的分析了解事情大概。借助《赵云传》中的信息,刘备抛弃老婆孩子之后,赵云抱着刘禅,保护甘夫人然后回到了刘备身边,于是他们都幸免于难。

而在《张飞传》中表达了张飞把桥拆了,然后大吼拖延了曹军的进攻时机。并且刘备因为张飞此计而顺利逃脱。这里重点是桥拆了,曹军延误了。如果有近处有很多桥,曹军不至于被“阻拦”这么长时间。

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赵云先救完了后主和夫人之后张飞断后的情景,当然历史上张飞和赵云在桥那里到底碰没碰到面这个就不好说了。

2:比吼更重要的可能是拆桥

曹军追击刘备的逃亡部队一路上可以说非常顺利,除了自身的精锐虎豹骑,另外刘备的行动的确较为迟缓。

刘备过桥之后,为了拖延敌军的时间,命令张飞率领二十多个骑兵殿后想办法,按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是挺“坑”的。不过我们却无法确定刘备的具体指示,根据长阪之事以后张飞刘备关系仍然非常好,我猜测表面上是刘备派遣,但应该已经授予了拆桥的妙计。

张飞拆桥之后,如果附近还有别的桥,曹军也不会被拖延那么长时间。曹军要过河一定要搭建临时的桥,但装备精良的骑兵要造好桥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张飞知道,自己每一次吸睛的表演都能拖延更多时间,大吼恐吓对方当然是计策之一,既能耽误时间,也能造成将要进攻曹军修桥部队的假象。

我个人猜测,应该是刘备让张飞前去把桥拆了争取时间,而张飞怒吼是个人的加分项。

3:先锋部队有没有曹操

至于曹军的先头部队到底会不会有曹操,而张飞大吼时曹操到底在不在对面,实在是不好考证,但按理绝大部分几率曹操并不在先头部队中,也就是说张飞吼得对象只是曹军的部队。

面对这一小段历史,光读《三国志》很难较好的复原,不过还好有“细节控”罗贯中先生的演义,才把张飞一声吼的事件让我们更加熟知,即使有些手法运用。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和小弟探讨。同时也烦请看官们多多转发点赞。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关注:正聊三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