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海軍官兵參觀中國海軍廣州艦。中國軍網記者張雷 攝

經過三日的港岸活動階段,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於25日進入“重頭戲”海上演練階段。

南部戰區海軍參謀部作戰處副處長梁志佳在碼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日來連續的演習計劃會進展非常順利。參演各國海軍進行了深入,坦誠和專業交流。“重點是對戰術的細節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特別是對安全性的把控進行了推敲。”

經過細緻的商榷,確定演習將會按照此前預定課目開展。此次演習主要進行編隊離港、編隊通信、編隊運動,直升機甲板部互降、聯合搜救、海上航行補給機動佔位共六個課目的演練。

聯合是此次演習的重要特點之一,首先體現在指揮架構的設置上。梁志佳表示, “此次演練共開設一個聯合指揮部,一個海上編隊指揮所和兩個羣指揮所。”

中方參演艦艇廣州艦艦長劉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海上聯合指揮所由中方和新方共同擔任指揮員,其它參演國參與。”這體現出中國和東盟的團結合作關係,也是中國和東盟海上聯演 ‘聯合’的主要體現。”

聯合的第二個體現在多國艦艇輪流擔任海上課目指揮艦。梁志佳表示,爲增進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每個演練科目指定一國艦艇擔任課目指揮艦,具體負責指揮本課目演練行動。 根據介紹,其中編隊離港、編隊運動由中國海軍廣州艦擔任課目指揮艦,直升機甲板互降由新加坡海軍的“忠誠號”護衛艦擔任指揮艦,編隊通信由文萊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擔任指揮艦, 航行補給機動佔位由菲律賓海軍的“達古潘市”號後勤支援艦擔任指揮艦,聯合搜救由海上編隊指揮所直接指揮。

梁志佳表示, “這種設置是未來增進參演各國的交流。”在多國海軍聯演中,不同國別艦艇輪流擔任海上課目指揮艦已經是一個慣例。 比如在2016年5月份舉行的東盟“10+8”聯合演習中,中方的蘭州艦先後4次擔任海上項目指揮艦。

新加坡“忠誠號”艦長李俊鴻中校對此表示贊同,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慣例,在聯合演習中不同科目開展時都會交換指揮員,此次演習也是如此。這樣能夠加深大家對不同科目的理解,也給各國參演官兵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作爲編隊運動指揮艦艦長,劉斌表示,編隊運動主要是參演艦艇按照方案要求排成不同隊形,其目的在於加強各國海軍有效溝通和相互協同。

互信是此次聯演的另一個特點,這體現在直升機互降課目演練中,這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和軍事信任,對於對方平臺滿足直升機起降的信心。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2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一國海軍艦載直升機降落在另一國海軍艦船甲板上,需要另一國海軍艦船控制空中直升機,需要共用一個通信頻道,需要緊密協調配合,這個過程進一步加深了相互瞭解和友誼、互信。儘管這並不是中新兩國首次實現直升機互降,但是在中國-東盟框架是首次。在此課目中,新加坡“忠誠號”是指揮艦,李俊鴻對記者說,“作爲艦長,我有必要保證每個課目都能夠安全、高效的進行。在前兩天,我們(各國)面對面的進行了桌面推演,對相應細節進行了確認,並組織此課目涉及的人員到相應的艦船上熟悉情況。在此基礎上,我相信這個課目能夠安全順利的完成。”

梁志佳認爲,直升機互降的現實意義在於一旦在海上發生緊急事故營救落水人員,相互之間護送,直升機護送是最快的手段。 “南海海域航行着各國船隻,直升機互降以及聯合搜救演練在前期計劃中,參演國都認爲意義重大,可以方便、高效地提供人道主義救援。”

梁志佳表示,“演習的順利開展是非常需要默契協同的,這是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首次演習,這些科目雖然是一些基礎科目,是必經的過程,所有的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慢慢發展的。”

開創性是此次聯演的第三個特點。這是中國-東盟首次聯合演習,開創意味着從零做起,同時代表新的起點。比如通信手段的建立和熟悉。在參演的多個國家中建立起互聯互通的通信聯絡至關重要,這需要聯合指揮部擬定統一的通信聯絡方法,確保實現演習指令暢通和演習行動上的協同配合。劉斌介紹,此次海上演習的指揮手段主要通過衛星電話、甚高頻通信以及專用的指揮終端達成。“熟練通信方式和溝通手段對我們程序化組織聯合軍演有積極意義。

越南海軍一位參謀告訴記者,雖然各國的作戰條例和指揮流程存在差異,但在前期的溝通過程中,參演各方能夠深入交流,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效解決,對接下來的海上聯演很有幫助。

對於中國和東盟其它國家同行的專業素養,李俊鴻認爲“我認爲不論是東盟還是中國的參演官兵,都展現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水準,所以我相信此次聯演能讓大家收穫滿滿。”

參演各國官兵除了指揮員人員在聯合指揮部的互動,基層官兵也開展了文體活動,艦艇互訪等一系列活動。24日是艦艇開放日,各國官兵可以相互參觀艦艇。

24日《環球時報》記者參觀新加坡的“忠誠號”護衛艦時碰巧中國參演官兵在參觀,雖然對於“忠誠號”的性能大致情況有所瞭解,中方參演官兵和新方官兵互動依舊很積極。中方參觀艦員劉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艦艇互訪主要是通過細節來觀察外方艦員的素質,理念和管理。而一位外方海軍在結束對中國黃山艦的參觀之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艦艇非常壯觀,感覺非常有實力。

張軍社24日參觀完新加坡海軍“忠誠號”導彈護衛艦後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艦艇維護的整潔乾淨,艦員舉止禮貌、得體。“這種互訪艦艇以及文體活動通過官兵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去除一些神祕感,讓彼此對對方有一個更加清晰明瞭的看法,尤其是外軍對中國海軍的瞭解,感受中國海軍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決心,減少中國威脅論。這實際上就是在積累互信,爲今後更好地開展合作奠定良好基礎。”(環球時報-環球網 赴湛江特派記者 郭媛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