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标志性的“子弹头列车”新干线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从东京飞向大阪。车窗外的景色逐渐变换,从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到郁郁葱葱的稻田,都会一闪而过,似乎只有平静的、笼罩着云朵的富士山才会停留那么一阵子。

然而,这都不是重点,比起窗外的景色,在离开东京45分钟后,许多乘客打开的车站便当才更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

这些火车上的便当在日本被称为“Ekiben”,是“Eki”日文“车站”和“Ben”便当缩写的组合。车站便当有着千变万化的组合,比如东京始发的火车会把炸鸡、虾仁天妇罗、通心粉沙拉、三文鱼饭团、鲜花形状的蒸胡萝卜和蛋糕作为备选;来自大阪的火车则会提供章鱼烧和饭团的组合;北海道就是著名的特殊酱汁鱿鱼和米饭了。

车站便当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就连食盒的设计都非常精美细致。大多数的车站便当套餐都有一个基本的模板:鸡肉块、面包或烤鱼块、天妇罗、煎蛋饼、腌制的萝卜或海带蔬菜什锦,以上这些排列在饭团周围,最后再撒上一点黑芝麻或海苔。

车站便当由来已久,自从工人开始铺设铁轨时几乎就一直伴随着日本铁路的发展,成为了铁路旅行的一部分。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线于1872年开始运营,记录显示,到1885年,在宇都宫车站就已经有商贩在出售用竹叶包裹的腌李子饭团。

到本世纪初,与一个快速扩张的铁路网相匹配的是各地车站的便当摊位。最初,商贩们直接来到火车窗口,向乘客兜售。后来随着空调车厢的普及,车窗再也无法打开,乘客们只能在火车停靠车站的间隙来到站台上的便当摊位购买。而现在,乘客可以很方便的从列车乘务员的手推车上购买便当。

车站便当不仅仅是乘客解决“饥饿”问题的方式,由于它的包装十分考究往往还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比如在海戈县,以传统的“章鱼壶”作为便当的包装。这种“章鱼壶”是专门为捕捉章鱼而设计的,在当地极具代表性而且非常著名。而在冈山,最流行的车站便当是“桃子男孩”,相传当地的民间英雄是从桃子里出来的,所以这种便当包装的形状像一个桃子。每一个车站便当的包装都像是纪念品,游客也经常把不同地区的便当盒作为礼物带回家。

此外,与一成不变的沉闷的普通快餐不同的是,车站便当还会把季节变化融入其中。春天乘客会享受到樱花大米;鳗鱼饭会在夏季出现;而冬季则是牡蛎饭的主场。

现在,车站便当爱好者想要尝遍日本各地所有的车站便当,已经不用去无休止的乘坐火车了,东京火车站的零售巨头伊基本亚松下目前销售170种来自日本各地的车站便当。

饮食既文化,车站便当就是这样既能让乘客品尝到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又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承。

车窗外的景致快速掠过,车厢内的乘客们纷纷打开了面前的车站便当……

(文中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撰文不易,欢迎关注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