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蟹養殖接近尾聲,幾家歡喜幾家愁。洪澤湖區由於上游污水問題受災嚴重,大量減產。蘇南宜興周邊地區高溫期損蟹嚴重,業內人士預計產量不容樂觀。相比之下興化周邊地區近兩年相對豐產,養蟹賺錢者居多,更有人表示今年80%以上的興化蟹農賺錢,但豐產背後,絕大多數蟹農畝利潤都不算高。當然,這與興化周邊地區河蟹養殖規模最大,但沒有形成有效的品牌,而受養殖模式所限,銷售期相對集中,高峯期銷售價格偏低有關。

  筆者最近走訪興化市場,發現一些案例,與大家分享。其中,興化市安豐鎮竈裏合作社社員朱老闆的養蟹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或許會對我們思考興化周邊河蟹養殖模式未來該走向何方提供一些模型。

  朱老闆是當地的養蟹老師傅,今年2月下旬14畝蟹塘放養11000只,規格在60只/斤的大親本蟹苗,全程使用升江全熟化蟹料,養成規格相當驚人:主打4母5公,大的有6母8公,由於螃蟹品質好,已售河蟹均被外貿商販從塘口收走,從10月5日開始售蟹截止到10月20日,銷售額已高達332910元,除去成本6000元/畝,畝利潤已超17000元!截止發稿日,朱老闆塘中仍有部分河蟹待售,畝效益破20000元已成定局!

  面對近兩年的極端天氣,朱老闆首先在塘口基建上下起了功夫。塘口東西走向,四角均設有排水口,打水換水非常方便。而且今年朱老闆新增了3口15米深的小井,高溫期24小時打水,起到了很好的降溫補水的效果。朱老闆還在塘口底部安裝了微孔增氧設備,在低氣壓時段和悶熱、陰雨天氣情況下及時打開增氧設備,保證溶氧充足。

  朱老闆投放的蟹苗是來自竈裏合作社的育苗場,5母親本的大眼幼體加上全程投餵天邦全熟化超康苗蟹料,並由有20多年育苗經驗的老師傅精細化管理培育出的天邦超康蟹苗。由於放養了優質蟹苗,朱老闆今年的放養密度控制在785只/畝,比周邊鄰居的放養密度都要低。這是因爲,優質蟹苗生長發育更需要空間,如果放養密度過高,可能對養成規格有一定的影響,從而也影響了蟹的品質。今年安豐竈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育苗場優質蟹苗加升江全熟化蟹料養殖的社員很多,養殖效果都非常喜人,朱老闆只是其中一位,後續筆者會繼續跟蹤報道。

  朱老闆採用的是水韭菜和伊樂藻的模式,以水韭菜爲主,環溝栽種伊樂藻,爲河蟹前提蛻殼提供容身場所。同時,平時注意水草的管理,特別是在高溫季節,要注意打草頭,保持水草活力。朱老闆認爲:要想養大蟹,首選的還是主種水韭菜模式。

  朱老闆認爲,除了環境外,飼料是養出高品質蟹的另一關鍵要素。在經過多家對比後,朱老闆就認準了天邦/升江全熟化蟹料。“天邦/升江全熟化蟹料全熟化無粉塵,低澱粉糊化,耐水性好,消化吸收利用率更高。飼料配方更懂河蟹營養需求,有效提高河蟹蛻殼翻倍率,育肥出來的河蟹口感香甜,超級鮮美。可以說,天邦/升江全熟化蟹料是養出高質量精品(口感好)大蟹的關鍵。”朱老闆說到。

  爲了避免一次性投放螺螄出現前期水瘦難肥的問題,朱老闆根據螺螄存塘情況,及時補放,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朱老闆今年畝放螺螄近785斤,第一批在環溝內投放近2噸,5-6月又進行了補放,合計5.5噸。通過分批合理地投放,既保持了水質的優良,同時也能保證河蟹有充足的動物性餌料。

  看完朱老闆的養蟹經,您的內心是否有被觸動?河蟹行業發展至今,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未來怎麼變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未來市場對高品質的水產品需求會越來越高,而普通水產品將會越來越薄利,在這個背景下,養蟹如果爭不了高產,不如低密度養殖精品蟹,產量雖然一般,但效益可能會超乎想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