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島屋年度戲精?

兩個月前我們才報道了上海高島屋在華苦撐7年終於撐不下去的消息,兩個月後劇情出現了神反轉——高島屋不退出中國了!得到上海相關部門協助,繼續正常營業!

8月23日午間,零售百貨公司高島屋發佈公告,稱由於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因此將在8月25日以後繼續正常經營。目前,全國範圍內僅有上海高島屋一家門店。

一會兒關一會兒開的,年度戲精本精?

估計過去幾個月的客流太大,得知打骨折的上海人民從全市湧過來,成功把高島屋救活,得以起死回生繼續營業。

商院評語

高島屋在日本屬於老牌高端百貨,口碑相當好,但在上海的知名度根本不高。高島屋選址的古北地區,聚集着很多在滬工作的日本人,以及很多原來留學日本和在日本工作的上海人,並且和十號線地鐵相連,交通非常便捷。

假設,高島屋的目標客羣就是周圍住家、以及上海哈日的時髦年青人,那以其裝修、設計、招商等等都與目標客羣不匹配。開業七年,高島屋絲毫沒有成長,原本高島屋超市獨家的sku如今在全家也都能買到,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在看日本的高島屋百貨,這幾年一直都在改造升級,尤其是東京日本橋的高島屋,設計美陳極其出色,園藝花藝佔比非常大,每個季度都更換主題陳列,Bella每次回東京都會去考察學習,看看哪些品牌的美陳又做了新的調整,如今流行怎樣的陳列設計。

相比東京日本橋高島屋這樣現象級的mall,上海高島屋毫無魅力可言,那些東京上海常來常往的時髦人,基本對上海高島屋不屑一顧,覺得落差太大,再看標籤,還是回東京買吧。

高島屋想要在上海真正活下去,勢必經過新一輪改造。

這些制霸日本的餐飲品牌都來中國開店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餐飲品牌進軍中國市場,除了大家熟知的Doutor、LeTao、BAKE CHEESE TART、一風堂外,還有多家來自日本的高人氣餐飲品牌,囊括日本老字號品牌或有名的“排隊店”。

它們是:奉行“全球海鮮即食”的新鮮理念、主打各種日本料理的池戶水產;主打法意料理,聚集40多位曾服務於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但餐品價格卻很實惠的ORENO(俺の法意餐廳);已有30多年的歷史,前身是東京著名老字號“春日拉麪”的春樹拉麪;日本著名動漫《火影忍者》中伴隨主人公鳴人成長的一樂拉麪;日本高人氣日式涮涮鍋品牌しゃぶしゃぶ溫野菜;連續兩年入選“米其林指南東京”、即使提前一年預約都一座難求、被稱爲“東京最難預約食肆”、上海最貴日料的くろぎ(黑木);日本領先的回轉壽司品牌濱壽司;廣受好評一躍成爲當紅人氣街頭甜點,掀起了一股排隊購買風暴,堪稱甜品“排隊王”的ZAKUZAKU。

商院評語

日本餐飲業在全世界都屬絕對領先地位,東京是全世界米其林星星餐廳最多的城市。因爲大和民族極高的審美基數、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日本餐廳注重門店設計、出品精緻水準高、注重產品研發,經常更新菜單,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

但是,日本餐飲品牌出品的高水準和其優質的食材原料有很大關係,因爲進口關稅、運輸的原因,加之上海房租已經與東京相同甚至超越,如果使用日本進口原料,各種成本加起來售價會高於日本,但上海的平均工資水平卻遠遠低於東京,造成曲高和寡,如此一來品牌勢必需要將一部分或全部食材本土化,口味與日本的比起來真的相去甚遠。

Doutor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該品牌在日本的競爭力來源於:不輸星巴克的環境、比星巴克更優質的出品但更便宜的價格,但上海店賣的真的又貴也不好喫。所有去日本本土消費過Doutor的都能證明。

餐飲始終是個內容爲王的產業,口味是基本標配,沒喫過日本本土店的可以糊弄,去過的相信大都呵呵。

蘇鮮生變身白領“食堂”,居然火了?

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和永輝等零售大鱷,紛紛走“超市+餐飲”的新零售模式,但大都經營慘淡,餐飲新零售一路低迷。

2017年底,蘇寧旗下的蘇鮮生也轉型升級爲2.0版本的“生鮮超市+快餐”模式,開闢出三分之二區域做餐飲,主打剛需,快餐人均只要20-30元,針對白領人羣走美食廣場路線。

蘇鮮生的佈局主要分3個區域:中間:餐飲板塊,以美食廣場形式呈現,前面:生鮮板塊,可現場加工,後面:零售板塊,常規精品超市,最亮眼的是中間佔據整個蘇鮮生三分之二面積的美食廣場。

商院評語

蘇寧從線下起家,門店資源極其強大,令蘇鮮生可以直接開在寫字樓臨街的一層,這是盒馬先生等都達不到的;蘇寧的選址十分成熟,蘇鮮生具有流量優勢。而且蘇鮮生的模式是非常親民的美食廣場模式,並且可以衝“蘇寧卡”消費,類似於食堂的“飯卡”。

餐飲逐漸成爲各大線下門店吸客、留客的重要“幫手”,所以“餐飲+”的模式是層出不窮。問題的核心不過是加什麼的問題,不管是蘇鮮生還是盒馬鮮生,終其根本都是對標客羣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