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很多朋友表示,將這首經典的兒歌由“一分錢”改成一塊錢,是完全合理的,因爲現在已經沒有一分錢在市場上流通了,哪怕是真的想撿錢,也不可能撿到一分錢,起步都是一塊錢了。因爲,現在很多人都是使用手機電子支付,其實很少有人專門使用紙幣了,如此一來,將兒歌改成撿到一塊錢,也完全沒有必要了。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邊,叔叔拿着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相信現在的很多成年人,都聽過這首名爲《一分錢》的兒歌,而它也成爲我們兒時最美好的回憶,甚至很多人年少的時候撿到錢之後專門將其交給警察叔叔,這,算是兒歌對我們的影響。

但是近日,這則《一分錢》的兒歌卻要進行改編了,而改編的內容,則是將“撿到一分錢”變成“撿到一塊錢”。的確,如此改編非常的符合社會發展,因爲現在一分錢已經不流通了,似乎這樣更加的接地氣。但是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表示質疑,這是不是從客觀上說明物價飛速上漲呢?

那麼,如此貼合時代的改編,是否真的有意義呢?一分錢改成一塊錢,是不是能夠說明物價上漲了整整100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通貨膨脹那些事兒。

兒歌一分錢改爲一塊錢,通貨膨脹之下,連兒歌都不能倖免?

一、由撿到一分錢到一塊錢,物價上漲背後的辛酸

現在的物價很高,這是很多人切身體會的事情。先不說其它的日用品,單是最近的豬肉、水果等等,其價格都已經飛速上漲,甚至讓不少人直呼連水果自由、豬肉自由都沒有了。不得已,人們開始不斷的尋找替代方案,去購買一些相對便宜的商品。

小胖在很小的時候,其實是用過一分錢的。那時候還是公社的年代,還記得夏天時我媽會給我一毛錢去買冰棍,一般都能夠找5分錢左右回來,當時還被她誇獎懂得省錢,是個好孩子。

而如今,別說幾分錢的冰棍了,現在很多冰激淋起步都是5塊錢,甚至一些味道稍好、包裝更好看的都要10塊錢以上。或許大家沒有壓根就沒有想過,這纔多少年,其價格就已經翻了上百倍,想想都覺得恐怖。

兒歌一分錢改爲一塊錢,通貨膨脹之下,連兒歌都不能倖免?

二、孩子沒見過一分錢,改成一塊錢會更合理嗎?

有很多朋友表示,將這首經典的兒歌由“一分錢”改成一塊錢,是完全合理的,因爲現在已經沒有一分錢在市場上流通了,哪怕是真的想撿錢,也不可能撿到一分錢,起步都是一塊錢了。

綜合思考之下,或許這就是爲什麼會進行改編的原因。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一件事情,那就是哪怕市場上不流通一分錢了,但單位換算當中依然是存在“分”這個概念的,甚至小孩子依然會學習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係。

如果將分給完全更改掉的話,現在是改成一塊錢,未來就有可能改成十塊、一百塊。其實,兒歌的意義在於教育,說白了它只是一種精神上的教導而已,所教育的並不是讓我們去撿一分錢或者說一塊錢,而是一種拾金不昧的品質,這和錢多錢少無關,不是嗎?

兒歌一分錢改爲一塊錢,通貨膨脹之下,連兒歌都不能倖免?

三、兒歌改成一塊錢,真的有意義嗎?

現在是一個科技發達的年代,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因爲,現在很多人都是使用手機電子支付,其實很少有人專門使用紙幣了,如此一來,將兒歌改成撿到一塊錢,也完全沒有必要了。

因爲,改成一塊錢所強調的,其實是撿錢。但是正如小胖所說,這首兒歌所真正的意義,並不是讓我們天天去撿錢,而是培養孩子一個拾金不昧的品質。正相反,小胖覺得一分錢會更加的有說服力,撿到的物品價值再小,那也是別人的東西,需要將其歸還,這纔是最深層次的意義,不是嗎?

當然了,將經典兒歌進行改編,或許也是好事情,因爲這樣可以糾正很多人一成不變的心態和思維。但是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這是一首陪伴了大家整個童年的歌曲,如此改編,有些受不了。

兒歌一分錢改爲一塊錢,通貨膨脹之下,連兒歌都不能倖免?

一首簡單的兒歌改編,僅僅是其中的單位更改,所反應出的是變化太快、物價上漲過快等社會因素。這一點來看,的確讓人唏噓不已。或許,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從過去到現在物價竟然上漲了這麼多。

其實,兒歌改編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如果通過改編也能夠讓孩子們建立拾金不昧的品質,那便無所謂。但是,怕就怕在單位更改之後,讓孩子們覺得撿東西應該挑貴的撿(不撿一分而撿一塊),那這樣就會得不償失了,不是嗎?

那麼,您對經典兒歌《一分錢》改成《一塊錢》的看法是什麼呢?您覺得其背後是否反應出了一定的通貨膨脹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