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微博的熱搜榜單看到這樣的一個話題“當代青年的四大錯覺”。

即:

以爲自己會暴富。

以爲自己會脫單。

以爲自己長得很好看。

以爲自己很厲害。

當代青年四大錯覺?

當代青年四大錯覺?

初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感覺說的太對了,確實現在流行的社交APP裏的95後和00後都看上去過得分外好,他們可以不用上學手握各種國外野雞大學的文憑,他們可以做做微商賺得盆滿鉢滿,他們可以穿着大牌噴着香水在夜店蹦迪,他們的種種迷幻行爲甚至一度顛覆了我對獲得“成功”路徑的認知。

好像精修幾張圖片之後,就能輕易成爲kol,而我這個自媒體行業菜鳥只能每天對着電腦屏幕邊敲鍵盤邊脫髮,最後錢沒多少,卻上火到渾身起大泡。

然而還總有一些小年輕們在一個豪華的派對上摟脖抱腰的,一致的高鼻樑尖下巴,大家的感情和長相好似新兄弟姐妹。

而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朋友”,見面時分外熱情親切,各自坐上車回家之後便開始了花式吐槽。因爲也曾是其中一員,所以深感如今的友情用“塑料”一詞形容再恰當不過。

當代青年四大錯覺?

大學畢業的四五年裏,還有一個新的發現:以前指點我們人生的多是年紀長的人,不管工作事業是否成功,仗着那句“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把自己平日在領導面前壓抑的情緒一股腦兒倒在還未進入社會的孩子身上,指手畫腳唾沫橫飛且神采飛揚!

而自從工作以後,陸陸續續看到很多很優秀的年紀更小一些的人也出來工作,做得也真的蠻不錯光鮮亮麗的樣子。而那些不夠突出或許還在蟄伏期的人,無疑要受到一老一小的雙重打擊。

我就經常會遇到那種一時間業績做得很猛的人,在酒桌上對我進行一番懇切的勸誡和教育。但是誰讓你沒能力,怎麼去反駁呢,由他去吧!

根據我上面的描述,似乎這“四大錯覺”真的成立,社交互動的平臺越來越多,秀的機會越來越多,因此現在的青年人羣覺得自己前途無量光芒萬丈。

但是寫到現在把我想吐槽的話都說完了以後,我們能不能辯證地看待一下這些所謂的“錯覺”呢?

剛纔我對以上的各種行爲的描述僅爲個人所觀所感,而從全面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話,那些討厭的人和樣子也不能夠概括一羣人。

有的青年確實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了快人一步的成績,而現在的大家也都普遍喜歡發表個人的觀點和看法,並且加以不同程度的誇張和美化,芝麻大的事情被吹捧成大象也不算罕見。

當然有演員,就有觀衆,還是有喫這一套的人。

當代青年四大錯覺?

當代青年四大錯覺?

那我們擦亮眼睛看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諸多“錯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往後的生活呢?

我們是不是就夾着尾巴做人,然後故作理智地提醒自己:我沒可能發財報復,我不配擁有甜甜的戀愛,我長得奇醜無比,和別人比我什麼也不是!

這樣的說法也對嗎?顯然不對。

剛纔說有的人喜歡誇大其詞外強中乾,但是因爲看清事實一蹶不振,這樣的情況對於整個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真的有什麼好處嗎?

隨着年齡漸長,我也慢慢學會凡事自己身上找原因,吾日三省吾身,但是我真的可以做到完美嗎?我一個人完美了,這個世界會好嗎?當然不會,如果你那麼單純地認爲,那我也可以和你說這也是一種“錯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