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歐洲“智慧1號”到後來日本“月亮女神”號的探測表明,月球北極皮爾裏撞擊坑內的一座山峯,全年89%的時間都可以接收到陽光照射,這是目前確定的月球北極全年接受光照時間最長的地區。今天凌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佈,“月船2號”着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里的時候失去了信號,其原計劃是想在月球南極區域(南緯70.9度,東經22.8度)軟着陸。

今天凌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佈,“月船2號”着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里的時候失去了信號,其原計劃是想在月球南極區域(南緯70.9度,東經22.8度)軟着陸。截至發稿,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還在分析數據查找原因。

爲何印度會選擇從未被探索過的月球南極?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採訪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行星科學專家鄭永春研究員和天馬望遠鏡總工程師、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劉慶會。他們告訴記者,月球南極是未來建設月球基地的一塊“風水寶地”。

這裏既有光照,也有水

早在2015年,歐洲航天局曾經利用“智慧1號”拍攝的月面局部圖像拼出了月球北極高清圖。科學家推測月球兩極的有些山峯能常年處在陽光的照射下,幾乎沒有黑夜,這些地區被稱爲“永久光照區”。從歐洲“智慧1號”到後來日本“月亮女神”號的探測表明,月球北極皮爾裏撞擊坑內的一座山峯,全年89%的時間都可以接收到陽光照射,這是目前確定的月球北極全年接受光照時間最長的地區。

在月球上,全年很少被陽光照射到的地區稱爲“永久陰影區”,其海拔往往比較低,可能有水冰的存在。印度2008年發射了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其攜帶的美國Mini-SAR雷達測得月球北極地區有40多個含有水冰的撞擊坑,據估算月球北極至少含有6億噸水冰。

“登陸月球的北極和南極,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對於人類而言,月球南極又比北極更有意義,因爲南極更傾向地球,更有通信的保證。”鄭永春說。從人類對月球的探測歷程看,起初肯定是正面的赤道地區,阿波羅登月時選擇的也是中低緯度地區。而月球的背面更爲古老,保留着更爲原始的狀態,這裏沒有無線電噪聲干擾,對天文學研究而言,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人類之所以一直探測月球正面或在正面着陸,是因爲背面着陸的難度大大難於正面。今年1月,中國的“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接下來,還有兩個有意思的地方非常值得去探索,那就是月球的北極和南極。

“在月球的兩極地區,有些山頂的平地上一年差不多有300多天太陽光照時間,如果建設月球基地,很有可能會選擇這裏。”鄭永春說。月球南極有座環形山以英國探險家沙克爾頓的名字命名,他曾兩次帶隊前往地球南極探險。這座高山的山峯光照時間多達全年的90%以上,其山腳下的坑底則是永久陰影區,可能有豐富的水冰,非常符合月球基地的選址方向。

只有三個國家實現了月球軟着陸

“月球南極,是建造月球基地進行月球開發的一塊風水寶地。”劉慶會說,這裏存在大量的水冰,不僅可供月球基地及人員使用,還能用於生產氫氧推進劑反哺航天活動,會是未來月球探測的一個熱點。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宇航員送往月球南極。

如果印度“月船二號”軟着陸成功,將成爲人類航天史上第一個在月球極區軟着陸的航天器,也將成爲人類月球探測的里程碑,這會給印度航天帶來空前的國際聲譽。此前,在月球赤道附近特別是正面,已經有多個國家的多個探測器,而月球南極卻還是第一次。“不過,軟着陸技術一直都是比較難的,人類已經進行了100多次月球探測,目前只有美國、蘇聯、中國實現了月球軟着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