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从此次印度发射“月船2号”的整个过程来看,印度的技术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即便印度已经为登月工程付出了1.4亿美元的代价,但考虑到新德里在空间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这笔钱花得值了。

2019年9月7日,对于莫迪而言,既是无比黑暗的一天,也是无比欣喜的一天。黑暗的是,本国的“月船2号”探测器距离月球表面只有2.1公里时失联;欣喜的是,印度距离登月只差最后一步了。就在这短短的2.1公里,演绎了印度国防发展史的“悲喜人生”。要知道,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以及经济、技术都不占优的国家,能够主导如此巨大的航天工程。其蕴含的能力有多大,其施展出的政治魅力又是何其吸引人,不得不让各方思索。

据中新网消息,闻得“月船2号”失败的消息,莫迪先是沮丧,随后和登月工程的工程师西旺掩面而泣。并鼓励大家重拾信心,为印度的航天事业继续做出贡献。印度此刻经历的一切类似于“生活的起伏”。

短短的几句话,已经将莫迪不屈服、不放弃的心迹表漏无疑。即便印度已经为登月工程付出了1.4亿美元的代价,但考虑到新德里在空间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这笔钱花得值了。早在2007年印度就已经启动了登月计划,奈何本方科研技术不过关、军工制造能力孱弱,让这一项目拖到今天。不过从此次印度发射“月船2号”的整个过程来看,印度的技术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完成了火箭的地面完美发射,而且实现了近月轨道的多次姿态调整。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除了美俄中三家,印度或许是第四个。

当然有人问了,印度的“维克拉姆”着陆器不是失联了吗,何以谈进步?其实一般探月过程分为4部曲。分别是探、绕、落、回。从此次发射的过程来看,印度已经掌握了前两个过程,并实现了完美的数据采集和验证。至于关键的落环节,印度的“遥感测控技术、发动机矢量调整技术、深空联络技术”不足的缺陷悉数暴露,这应该是导致此次任务失败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印度将探测器的着落点选择在南极地区也是一大失误。该区域比较月球的其他区域,地形更加的复杂、地势更加的起伏不定、甚至一般的卫星信号也在此处形成“真空带”。即便如此,“月船2号”仍然义无反顾的向月球奔去。这反映了印度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的探索精神。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莫说探月过程了,就连一般的航空技术可能都无法掌握。而印度竟然做到了,且取得了和以色列同等的技术层次。(以色列今年4月份发射了“创世纪”探月车,最后关头落月失败)。这标志着印度有能力成为航天第四大国,印度或将在未来的空间博弈中赢得一席之地。

任何探索都会有风险,何况探月过程这种巨大的工程。可以预见的是,莫迪总理此刻的“悲喜交加”,印当局此刻的“喜忧参半”,将在对本国国防企业“浇一盆水”的同时,也会“燃起一把大火”。愿印度能够早日实现登月,甚至是人工登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