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從此次印度發射“月船2號”的整個過程來看,印度的技術能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即便印度已經爲登月工程付出了1.4億美元的代價,但考慮到新德里在空間技術“取得的巨大進步”,這筆錢花得值了。

2019年9月7日,對於莫迪而言,既是無比黑暗的一天,也是無比欣喜的一天。黑暗的是,本國的“月船2號”探測器距離月球表面只有2.1公里時失聯;欣喜的是,印度距離登月只差最後一步了。就在這短短的2.1公里,演繹了印度國防發展史的“悲喜人生”。要知道,作爲南亞最大的國家,以及經濟、技術都不佔優的國家,能夠主導如此巨大的航天工程。其蘊含的能力有多大,其施展出的政治魅力又是何其吸引人,不得不讓各方思索。

據中新網消息,聞得“月船2號”失敗的消息,莫迪先是沮喪,隨後和登月工程的工程師西旺掩面而泣。並鼓勵大家重拾信心,爲印度的航天事業繼續做出貢獻。印度此刻經歷的一切類似於“生活的起伏”。

短短的幾句話,已經將莫迪不屈服、不放棄的心跡表漏無疑。即便印度已經爲登月工程付出了1.4億美元的代價,但考慮到新德里在空間技術“取得的巨大進步”,這筆錢花得值了。早在2007年印度就已經啓動了登月計劃,奈何本方科研技術不過關、軍工製造能力孱弱,讓這一項目拖到今天。不過從此次印度發射“月船2號”的整個過程來看,印度的技術能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完成了火箭的地面完美髮射,而且實現了近月軌道的多次姿態調整。能夠掌握這種技術的國家除了美俄中三家,印度或許是第四個。

當然有人問了,印度的“維克拉姆”着陸器不是失聯了嗎,何以談進步?其實一般探月過程分爲4部曲。分別是探、繞、落、回。從此次發射的過程來看,印度已經掌握了前兩個過程,並實現了完美的數據採集和驗證。至於關鍵的落環節,印度的“遙感測控技術、發動機矢量調整技術、深空聯絡技術”不足的缺陷悉數暴露,這應該是導致此次任務失敗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印度將探測器的着落點選擇在南極地區也是一大失誤。該區域比較月球的其他區域,地形更加的複雜、地勢更加的起伏不定、甚至一般的衛星信號也在此處形成“真空帶”。即便如此,“月船2號”仍然義無反顧的向月球奔去。這反映了印度敢爲天下先的大無畏的探索精神。

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莫說探月過程了,就連一般的航空技術可能都無法掌握。而印度竟然做到了,且取得了和以色列同等的技術層次。(以色列今年4月份發射了“創世紀”探月車,最後關頭落月失敗)。這標誌着印度有能力成爲航天第四大國,印度或將在未來的空間博弈中贏得一席之地。

任何探索都會有風險,何況探月過程這種巨大的工程。可以預見的是,莫迪總理此刻的“悲喜交加”,印當局此刻的“喜憂參半”,將在對本國國防企業“澆一盆水”的同時,也會“燃起一把大火”。願印度能夠早日實現登月,甚至是人工登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