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懷疑印度有雪藏“航天實力”的嫌疑,畢竟對於一個連戰機都要進口的國家,又如何有能力組織實施登月這樣的大工程呢?然而現實是印度政府做到了,並給了各方一記“大耳光”。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莫迪將於9月6日左右視察位於班加羅爾的空間研究組織,並親自見證本方的“月船2號”登月的全過程。而這也將是印度航天史上,首位“參與”該項目的總理。

據瞭解,爲了實現登陸月球,印度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啓動了研製計劃,並整合了國內頂級的科研機構,網羅了各色人才,專門成立了空間研究組織機構。該組織由中央直接領導,從此次登月的籌備、試驗、發射、入軌、進入月球軌道等細節來看,印度顯然做了精心的安排。8月20日9時02分,運載火箭準備就緒,並點火升空。9時31分,火箭分離,探測器“月船2號”進入了月球軌道。數小時後,“月船2號”開始釋放"維克拉姆"着陸器,並朝着月球方向奔去。

有個細節不能忽略,月球距離地球大約38萬公里左右,人類的登月器一般3天左右就可抵達。而從印度披露的數據來看,“月船2號”在“繞”、“探”的過程中花費了17天左右的時間,而這也打破了此前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登月的記錄。登月的艱難和複雜可見一斑。不過萬幸的是,印度的登月器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前兩個進程,接下來到了最兇險也最“驚心動魄”的“落月”環節。爲了確保首次登月的成功,並儘可能的減少意外發生,印方將落月的地點選擇在了南極地區。該處比較月球其他區域,地勢比較平坦,視野比較開闊,可以有效的減少登月器的調整時間和落月難度。

以印度當前的探月進展來看,落月似乎不是大的問題,但返回應是整個項目中最難的點。不過印度能有如此的發揮,也着實讓各方一驚。目前日本已經明確提出,欲和印度一起實施登月,並在科技、資金、人才等方面實現共享。可以說,印度依靠自身的努力,向外方彰顯了自己的進步,以及擁有的強大的科研潛力。此次莫迪政府親赴控制檯,一方面表明了中央政府對於登月工程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彰顯了莫迪總理的個人魅力。畢竟莫迪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見證奇蹟的首相。

不過遺憾的是,印度的此次發射計劃仍然以着陸器失聯而“失敗”。據央視新聞9月7日7時報道,原定於凌晨2時左右登陸的"維克拉姆"着陸器,與地球的控制檯失聯。印度控制檯大廳一片凝重,各個工程師神色沮喪,而莫迪也是一副“無奈”的表情。隨着着陸器的失聯,印度的此次登月計劃可以宣告失敗了。即便如此,對於印度展現出的強大科技實力,以及這個民族迸發出的激情活力,仍值得點贊。願印度再接再厲,早日征服這片科學窪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