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復原圖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衆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園林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

圓明園遺失了多少文物

著名文物專家史樹青先生曾在《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一書中提到:1973年5月,史樹青隨中國出土文物展覽代表團赴法。前往巴黎東南70公里的楓丹白露的一座行宮參觀,法國人稱爲楓丹古堡。1863年,拿破崙三世在此另建中國館,這裏收藏着法國侵略軍當年從圓明園劫去的大量珍貴文物。

中國館門前有倆石獅,館中收藏文物一千餘件,展出了320件,全部是1860年從圓明園劫奪去的。中國館室內金漆桌案及多寶格上,陳設有商周青銅器,明清官窯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蓮花大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藍燻爐(宮燻)、尊、觚、吊燈,各種玉雕,各種如意、盔甲和絲繡等物,尚有成對大象牙、成對大犀角。

此外,尚有翡翠、瑪瑙、珊瑚、水晶、文竹、黃楊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藝品。宮廷肩輿(輦)一抬,據說,此肩輿被劫運法國後,拿破崙三世的王后曾乘坐過。

圓明園十二獸首圖

十二獸首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是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由清朝宮廷畫師、意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該噴水池稱爲水力鍾、十二生肖報時噴泉,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獸首銅像口中就會噴水。正午十二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則會同時噴水。十二生肖身軀爲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獸首爲寫實風格,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爲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搶劫並焚燬了圓明園。園中海宴堂噴泉“十二生肖水力神獸首”從此流失海外,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痛的一筆。100多年過去了,這些獸首漸次在世界各地出現,有的走上了拍賣桌,有的則藏在私人手中,還有的下落不明。

2000年春,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拍賣公司不顧中國國家文物局的聲明和廣大華夏兒女的震驚和憤慨,公開在香港拍賣圓明園猴首、牛首和虎首銅像。這一事件也引起了國人廣泛的關注,搶救國寶迫在眉睫。

經過多方人士的努力,七尊獸首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牛、虎、猴、豬、馬5件青銅獸首已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鼠、兔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其中,牛、虎、猴、豬、馬分別在2000年、2003年和2007年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而鼠首、兔首2013年由法國皮諾家族捐贈,將其送回中國。龍首在臺灣,保存完好,但短期內不會現身。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