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個博物館都有鎮館之寶。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非《清明上河圖》莫屬,國家博物館的後母戊鼎、四羊方尊,上海博物館的王羲之《上虞帖》、王獻之《鴨頭丸帖》,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大編鐘,南京博物院的蕭何追韓信青花瓷瓶,等等。

中國所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基本都是瓷器、青銅器、書畫這一類東西,幾乎無一例外。可是小編前段時間去了湖南省博物館,發現這個博物館很奇特,它的鎮館之寶竟然是一具屍體。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其實這件事很神奇。

長沙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古墓——馬王堆漢墓,它被列爲世界十大古墓之一。

中國一省博物館,以一具屍體爲鎮館之寶,日本想要運走屍體被拒絕

長沙東郊五公里有個地方叫馬王堆,因爲五代十國時期的楚王馬殷定都長沙,他和他們家族的墓地都在這一塊,所以得名馬王堆。1972年,一支部隊準備在馬王堆挖個防空洞,結果一不小心就發現了這座古墓。

這座古墓並不是楚王馬殷家的,它的主人是比馬殷還要早幾百年的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利蒼是跟隨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之一,後來被封長沙國。墓葬出土的一些文物上刻有“長沙丞相”“軑(dai4)侯”“利蒼”的銘文,所以可以確定墓主人就是長沙國丞相、第一代軑侯利蒼,和史書上記載的完全吻合。馬王堆漢墓一共有三座墓,一號墓是利蒼的妻子,二號墓是利蒼本人,三號墓是利蒼的兒子。整個墓葬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各種陶器、漆器、紡織品、樂器、木俑等等,但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這具女屍就是一號墓主、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夫人的屍體是一個奇蹟,它埋在地下兩千兩百年,出土時竟然保存完好,身體各器官外形完整,皮膚細膩光滑,全身都柔軟有彈性,關節還可以轉動,手腳上還有清晰可見的紋路,幾乎和新鮮屍體沒什麼區別。在辛追夫人的遺體被發現前,世界上也確實有保存千年的古屍,那就是木乃伊,不過木乃伊是在下葬前先用防腐香料把屍體處理成乾屍,纔可以保存千年。而一具沒有經過處理的屍體以“溼屍”的狀態保存兩千兩百年,足以稱爲奇蹟。這也是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一具溼屍。

在湖南省博物館,辛追夫人的遺體專門被陳列在一個獨立的展廳,這個展廳被遊客們圍得水泄不通,小編往裏面擠了半天才看到它。展廳裏很多人在對着辛追夫人的屍體拍照,出於敬畏之心,小編沒有拍,建議所有朋友有機會到長沙的話一定要去看看。

中國一省博物館,以一具屍體爲鎮館之寶,日本想要運走屍體被拒絕

辛追夫人的復原像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辛追夫人的遺體可以兩千年不朽?

博物館裏貼出了屍體保存完好的幾個原因。一是因爲埋得很深,辛追夫人的墓坑有16米,封土高4.5米,也就是埋在地下20米,很少有墓葬埋得這麼深。第二個原因是密封非常嚴,棺槨是用70塊巨木拼起來的,外面還有四層套棺,互相之間密不透風,然後棺槨外再填滿5000多公斤的木炭和1米多厚的白膏泥,可以起到防潮、防滲透的作用,讓底下形成恆溫恆溼、無菌缺氧的環境。第三個原因是防腐,考古人員在開棺時發現辛追夫人泡在20多釐米高的無色液體裏 ,這種液體經過化驗裏面含有汞化物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一部分殺菌防腐的作用。這可能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化學防腐藥水。

也正因爲辛追夫人的屍體保存完好,人們經過病理解剖,還找出了辛追夫人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時間。辛追夫人的身上有幾個比較大的病症: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症,全身動脈硬化,肺結核,右臂有過骨折,一隻膽囊先天畸形,直腸和肝臟內有血吸蟲卵。辛追夫人的皮下脂肪豐滿,皮膚沒有褶皺,也就是說沒有明顯的衰老跡象,那就說明不是壽終正寢,而是突發急病死亡。辛追夫人的食道和腸胃裏發現了138顆半的甜瓜子,所以推斷出她的死亡時間是夏天,很可能是喫了甜瓜後引起膽絞痛,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而猝死。

辛追夫人的兩千年不朽的遺體,以及同樣從她的墓中挖掘出的那件薄如蟬翼的素紗襌衣,共同成爲了湖南省博物館的兩件鎮館之寶。

中國一省博物館,以一具屍體爲鎮館之寶,日本想要運走屍體被拒絕

出土於辛追夫人墓中的素紗襌衣

關於辛追夫人的遺體還有一個故事。辛追夫人屍體出土後,引起了全世界醫學界和考古學界的關注,因爲它畢竟是個奇蹟,很多國家的人都希望能親自到中國參與女屍的科研。最積極的是日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就提出過希望能把這具女屍送到日本研究,被周總理拒絕。但日本並沒有放棄,又向中國提出想要幾根女屍的頭髮進行研究,又被拒絕。中國方面負責研究的人員表示:我們自己研究,不要外國插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