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白色的栅栏木门,进到杨柳街道团结村刘琪琪家的小院子里,只见院子周围种着各种花草,栀子花、兰花、菊花等次第分布在院子四周,刘琪琪坐在一张小桌前正悠然地做着自己最爱的手工艺,她身旁的小狗乖巧地趴在她脚下。这一惬意的生活场景源于今年,她按照杨柳街道“农户庭院内植树种花美化各户房前屋后、打造村庄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景观”要求,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

具有田园诗意的简阳乡村风貌

刘琪琪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简阳市今年启动以“清洁美化提升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村庄清洁美化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切面。

农村要靓,生态要美。我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乡村美化,扎实抓好“三大革命”,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第一仗,着力构建公园城市乡村新画卷,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如何描摹公园城市乡村图景?

小阳带你一探究竟

“垃圾革命”刷新乡村颜值

自“垃圾不落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五星乡开启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直收模式,为村民发放了50000余只分类处理垃圾袋,辖区所有垃圾池将栽花种草,变身为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容器”。“垃圾革命”让五星乡乡村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看着这改变,该乡梓桐村的江泽仲大爷也打着快板,唱道“谁不说咱家乡好”。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该乡办起了枇杷节、荷花节,不仅激活了当地的经济,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精神面貌也愈加意气风发。

五星乡太阳村荷韵院落

五星乡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是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革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垃圾轻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进一步优化完善“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分类转运、市分类处置”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快实现乡镇(街道)场镇环卫作业市场化全覆盖。通过农村区域场镇环卫作业服务外包及乡镇指导村级环卫作业,组建4200余人的村社保洁队伍,分7个作业段,在全市46个农村场镇清扫,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覆盖和清扫保洁市场化,加快推进施家、三星等6个乡镇生活垃圾“不落地”直收模式试点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重点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将相关项目实施与村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费使用、村庄道路建设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紧密结合,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防控面源污染,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管理水平。

“污水革命”“漂”亮人居环境

沿杨柳街道团结村村道漫步,一个个花卉大棚里鲜花盛开,新培育的苗木也冒出了芽,路旁的杨柳溪经过整治流淌着清新的溪水,有孩子在戏水。杨柳街道以“污水革命”为抓手,整治杨柳溪2800米,并广泛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杨柳在行动”“展巾帼风采创美丽新村”等主题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和卫生公约,培育起广大群众的良好行为习惯。

今年以来,我市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推进“污水革命”。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环境治理“626”工程,持续推进重拳治水,严格乡村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城镇周边污水就近纳管治理工程,优先安排在20户以上的农村居民聚居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01处。在新建3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加快推进5个场镇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实现了乡镇场镇污水处理全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和江河溪流域污染水段,持续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厕所革命”“方便”更方便

近日,在平窝乡庙山村5组村民周建家,记者发现如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过去在热天如厕方便时总会被蚊子包围,还有浓重的味道熏烤,现在如厕环境好多了,干净整洁,没了浓厚的味道,蚊子也不见了。周建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今年户厕改造,这项目太好了。据悉,该村有200多户村民都将因户厕改造感受到不一样的如厕体验。

平窝乡

如厕体验升级,是我市推进“厕所革命”的结果。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政策引导、村民主体、分类实施、整村推进”的理念,实施“三格化粪池、户用沼气池、微污设施、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水冲式”改造。实行月通报制度,对推进速度慢的乡镇进行约谈,督促乡镇加快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市户厕改造23880户,完工19446户。

与此同时,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稳步推进“牧蔬、牧果”等种养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有效推进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全市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积极推进村庄清洁美化提升行动中,还积极构建“市委统领、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实施、农民主体”的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全面统筹、高效运转的工作合力。强化长效管护,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切实做到无责任空档和管理盲区,确保整治实效。

▶记者 |刘颖 刘咏曹礼芹唐善卫(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