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如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站在高坡上目送朱德率队出征,朱德则高高举起舞龙用的凳子阔步向前,这一细节昭示的,是毛泽东与朱德、闽西人民与红军战士的心心相印,是他们在暴风雨过后的如洗心境,是历经挫折后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序曲,这些细节的场景呈现,充满艺术感,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刻画为这部影片增添了强大的思想内涵。影片中,刘安恭这个角色,没看电影之前我们很多人是不熟悉的,但是观看完之后,刘安恭是一个思想古板,但是为了革命事业能够做出自我牺牲的将士。

翘首以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开学第一课电影《古田军号》观影活动。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提前看了电影梗概、演员阵容,包括各路专家的精彩点评等,就已经对它充满期待了。观影完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觉得需要记录分享一下这部带给我感动与震撼的影片。

电影《古田军号》是一部高品质、高艺术感,高度思想融合的艺术作品。影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青年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它的代入感很强,作为一名90后,完全没有因为年代代沟的观影障碍。仿佛融入到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而我就是那个历史环境下的一分子。是一部很燃的电影作品!

首先,电影的戏剧冲突尺寸得当。很真实地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在他们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如何在绝境中探索革命真理的故事。这四位领导人物极为鲜明的个性:毛泽东原则性极强、眼里不揉沙子;朱德作为忠厚长者又有倔强的一面;陈毅处事随和又不失原则;刘安恭教条、刻板而又充满革命激情。正是因为有这样各有千秋的性格,这个影片才有看点,也显得极度真实。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产生分歧,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感同身受一下,就像当代社会青年主力一代,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说大的为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常常也会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工作目标而产生分歧,我们也可能像毛委员和朱德军长那样,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生争吵。但是只要目标一致,这些所谓的矛盾都微不足道。正所谓发展是在矛盾中产生的,我们会想,原来革命先辈们在面临共同关注的革命事业的时候,也是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的,但是他们又有其高度的共性,这就是对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毫无自私自利的磊落襟怀。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发生再大的冲突也不会破坏纯洁的同志情谊;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经过激烈的冲突后能够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使得这部影片更加有血有肉,更加立体饱满,除了历史内涵,更富有人文内涵。

其次,影片中独特的小号手视觉讲述故事,非常具有带入感。可能与自己出生在中国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的关系,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很多关于朱德毛泽东如何在井冈山创建红色革命根据、朱毛在井冈山会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的很多故事。所以,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完全投入地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小号手,每一个故事情节我都跟着小号手的讲述跌宕起伏。仿佛观看偶像剧一样,我也仿佛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和青年领袖们一起奋战的年代。如果我生在那样一个年代,面临国家命运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会怎么做?这其中有好几个让我动容的镜头,比如小号手学着朱德军长吹响号角的那个镜头,我很感动,这是一种红色基因传承的代表,小号手为什么一直守着他的小号角,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信仰,是一种希望的象征。

再次,这部影片虽然是一部宏大的历史题材电影,但是细节的刻画深入浅出。影片中,刘安恭这个角色,没看电影之前我们很多人是不熟悉的,但是观看完之后,刘安恭是一个思想古板,但是为了革命事业能够做出自我牺牲的将士。又如在刘安恭牺牲以后,在确定红军领章的样式时,毛泽东选择了他本不赞成但是刘安恭生前选定的样式。看到这里,我被毛泽东的宽阔胸怀和真挚的战友情义所深深感染!再如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站在高坡上目送朱德率队出征,朱德则高高举起舞龙用的凳子阔步向前,这一细节昭示的,是毛泽东与朱德、闽西人民与红军战士的心心相印,是他们在暴风雨过后的如洗心境,是历经挫折后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序曲,这些细节的场景呈现,充满艺术感,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刻画为这部影片增添了强大的思想内涵。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分享,目前影片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影片中更多精彩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去影院现场观赏,切身体会电影《古田军号》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章